薛昂若
泽人马医师四旬荣寿暨乔迁志盛四首 注释: 1. 功同相业实堪钦,寿福无涯本善心。 注释:他的功德和成就与宰相的功绩一样令人敬佩,他的长寿和福分无边,都是出于他的善良内心。 2. 泽被民生开广厦,每闻蔀屋感恩深。 注释:他的恩惠如同雨水滋润大地,使得人们能够安居乐业;每当听到贫苦人家对他的感恩之情,我的内心都充满了深深的敬意。 赏析: 这首诗是马医师为其四旬荣寿和乔迁志盛而作的诗
沙溥泉老先生摄化妆垂钓影,委余代题诗两章 这是一首描绘沙老先生钓鱼的诗。其中"沙溥泉"是诗人的名字。"摄化妆垂钓影,委余代题诗两章"描述了沙老先生在钓鱼时的场景,以及诗人为这首诗作的两首序言。 自悔蹉跎六十年,想来都被俗情牵 诗人感叹自己已经度过了六十年的时间,感到后悔和无奈。"蹉跎"意味着浪费时间,"俗情"指的是世俗的情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顾和反思,以及对当前生活的不满和困惑。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注意结合全诗把握诗意,理解诗人情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观点和艺术特色。 “民国二十三年秋月,澄翰学校三十周年纪念,适余君永校六十三周年,题诗一章以赠之”意思是“民国二十三年秋月,为澄翰学校成立三十年校庆,正值吾友余君永六十三周年校庆,特撰一诗赠之”。据此概括出答案即可。 【答案】 (1) 指代前文“澄翰学校三十周年纪念”; (2)
注释:祖辈居住在福建,一直受到推崇,现在已是七十年了。在这三十年里,我一直以居住者的身份生活在家乡。我原本是宝山堂的大家族,世代相传的美德延续了家风。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祖居地庆祝其七十岁生日时创作的。诗人回顾了自己祖辈在福建的长久推崇以及自己在家乡的生活经历,表达了对家族美德和家风的赞美和怀念。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和对家族历史的尊重
注释:赖公,指诗人的朋友张九成(字敬甫)。蓝田,地名,位于今陕西蓝田县。七秩,七十岁。觞咏:以酒相劝,互相酬答诗歌。 赏析: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对朋友张敬甫七十寿辰的祝贺之情。诗人回忆了他们年轻时在虎帐里谈论战争的情景,张敬甫以豪迈的气概和天资自比,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同时,诗人也祝愿张敬甫能以壮志为先,继续前行
【注释】 丁丑:农历的丁丑年,指1940年。国难:国家遭受灾难。有感:有所感触,有所思考。 回忆离家几许时:回忆起离家已经有多少日子了。 故园:旧居或家乡,故乡。景象系吾思:我思念故乡的景象。系:挂念。 人民失所无归日:人民没有归宿,没有地方可去的日子。 黑白不分已乱棋:黑白不分,比喻混乱。 北望旧巢疑遇火:北望自己的旧巢(即老家,这里代指自己的故乡)就像遇到了火灾一样。 南飞老鸟乏栖枝
释义1: 六朝(南朝宋、齐、梁、陈)时期,古寺中的柏树有数千年的历史了。它像仙人一样高高地昂着头,显得非常奇特。它就像诸葛亮庙堂前的鹤,龙蟠形怪而神异的样子。 译文1: 六朝的柏树已经存在了数千年,它在天空中傲然挺立,宛如仙界中的树木。它的鹤寿龙蟠的形态古怪,宛如诸葛庙堂前的鹤。 赏析1: 这首诗以六朝柏树为主题,通过对其历史、外貌和象征意义的描述,展现了柏树的古老、高大、古怪和神圣的特点
这首诗是诗人在收到友人杨买文的书信后,即兴所作。信中提及杨买文寄给他的四首自感诗,诗人读后深受感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注释: 1. 春风又一年 - 春天来临,又过了一年。 2. 东南犹未息烽烟 - 东南地区仍然战火纷飞。 3. 无他想 - 没有其他的想法。 4. 聊与知音咏几联 - 姑且和知音吟诵几句。 译文: 春风吹过,又是一年的时光,但东南仍烽火连天。心中满是心事,却没有任何其他的打算
【注释】 杨买:即杨贵妃。文函:指杨贵妃的家书。附自感诗四章:即《长恨歌》。 赏析:这首诗是白居易对杨贵妃的追念之作,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仕途坎坷的感慨。首句“一声长叹半生忧”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与感叹;“俗务万般酒几筹”则反映了诗人对世俗事务的无奈和厌倦;第三句“自恨心中多傲骨”,表现了诗人对自身性格的不满和自责;最后一句“机缘虽有不同俦”,则是诗人对自己命运的一种反思
注释:岁月不饶人,我年纪大了,身体也日渐衰弱。看到花儿凋零,最是让人伤感。回顾自己的一生,种田的艰辛,只有你还记得我们曾经的友谊和前年的约定。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老体衰、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抒发了对旧友的怀念之情。通过对比花的凋零和自己生命的消逝,诗人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和珍贵,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