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昂若
【注释】 丁丑:农历的丁丑年,指1940年。国难:国家遭受灾难。有感:有所感触,有所思考。 回忆离家几许时:回忆起离家已经有多少日子了。 故园:旧居或家乡,故乡。景象系吾思:我思念故乡的景象。系:挂念。 人民失所无归日:人民没有归宿,没有地方可去的日子。 黑白不分已乱棋:黑白不分,比喻混乱。 北望旧巢疑遇火:北望自己的旧巢(即老家,这里代指自己的故乡)就像遇到了火灾一样。 南飞老鸟乏栖枝
【注释】 1. 民国十九年:即1930年。春晖镇是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的一个镇。镇长,即乡长或镇长。辞,辞去。 2. 被牵连:被牵连,指因自己的原因而受到牵累。 3. 周花甲:六十周岁,也称为古稀之年。 4. 自问犹难:自己认为难以胜任。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辞去春晖镇长的职务后所作的。 “勉执教鞭数十年”,诗人回顾了自己的从政生涯。几十年来,他勤勤恳恳、尽心尽力地从事教育工作,一直未曾懈怠
【注释】 杨买:即杨贵妃。文函:指杨贵妃的家书。附自感诗四章:即《长恨歌》。 赏析:这首诗是白居易对杨贵妃的追念之作,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仕途坎坷的感慨。首句“一声长叹半生忧”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与感叹;“俗务万般酒几筹”则反映了诗人对世俗事务的无奈和厌倦;第三句“自恨心中多傲骨”,表现了诗人对自身性格的不满和自责;最后一句“机缘虽有不同俦”,则是诗人对自己命运的一种反思
这首诗是作者辞去春晖镇长职务后所写的两首诗。第一首表达了自己才疏学浅,无法胜任镇长的职务,只能捧读训词而心生惊惶。第二首则表示自己愧对无才,难以复命,于是便吟咏巴曲来表达辞呈。 译文: 民国十九年辞春晖镇长职二首 才疏学浅溯生平,捧读训词不胜惊。 愧我无才难复命,聊吟巴曲当辞呈。 注释: 民国十九年:指的是1920年。 辞春晖镇长职:辞职的官职是春晖镇长。 译文:回顾我的一生,学识浅薄
沙溥泉老先生拍摄了一幅垂钓的画面,我代替他写了两首诗。 自古以来,好的作品都贵在传神,我现在手持笠竿,展现着一身的风采。 朋友们看到后,都会认出是我,我不禁自嘲:自己又成了什么人物
注释 1. 丁丑年:这里指的是1917年。 2. 国贼未除多国难:指的可能是袁世凯,他在1916年至1917年间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期间中国政局动荡不安,被称为“国贼”。 3. 民权失去害民生:这里的“民权”通常指的是民众的权利和自由,但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政治权利或民主权利。失去了这些权利,可能会对民生造成负面影响。 4. 全篇遗嘱今无问:这可能是说,这篇东西南北起刀兵
这首诗是诗人在丁丑年国难时期所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 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有其独特的意象和内涵。以下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炮火连天举世然:描述的是战争的残酷场景,烽火连天,天下皆战,这是对当时战争状况的形象描绘。 2. 衷怀感慨涌毫端: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如洪水般汹涌,无法控制,这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人民苦难的关注。 3. 翻云覆雨几千里:形容战况之严重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及情感。注意通读全诗,把握诗意,这是一首咏物诗,借咏君山的“花木”,表达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极目江天一望赊”:极目远眺,江天辽阔,令人心旷神怡。“赊”是形容无边无际的意思。 “夕阳倒映水中斜”:太阳斜射在江面上,波光粼粼,美不胜收。 “君山花木无人管,迁入寻常百姓家”:君山的花木无人管理,随意生长在百姓家中。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 【答案】
这首诗由陈唯生先生在其花甲寿辰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过去的回顾与未来的期许。以下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喜谈往事战秋风” - “喜谈往事”:表示对过去经历的愉快谈论。 - “战秋风”:形容岁月如秋风般无情地吹过。 - 注释:“在政治生涯中度过了许多年”。 2. “辜负书生宦海中” - “辜负”:表示未能实现某种期望或愿望。 - “书生”:指有学问的人,这里可能暗指其职业身份。 - “宦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国难的忧虑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争地争城孰假真,牺牲性命不为珍。”意思是说,在战争中,人们为了争夺土地和城市,不惜牺牲生命,这种战争是虚假的,不值得珍惜的。这里的“争地争城”指的是战争,而“真伪”则是对战争的质疑。 第二句“思乡尽是他乡子,末世终无治世人。”意思是说,那些在外漂泊的人,都是他乡之子,而在乱世之中,也没有人会治理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