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地争城孰假真,牺牲性命不为珍。
思乡尽是他乡子,末世终无治世人。
避难已经四五月,嗟余年迈七旬春。
乱离苦况将谁诉,偶遇故交意倍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国难的忧虑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争地争城孰假真,牺牲性命不为珍。”意思是说,在战争中,人们为了争夺土地和城市,不惜牺牲生命,这种战争是虚假的,不值得珍惜的。这里的“争地争城”指的是战争,而“真伪”则是对战争的质疑。

第二句“思乡尽是他乡子,末世终无治世人。”意思是说,那些在外漂泊的人,都是他乡之子,而在乱世之中,也没有人会治理国家。这里反映了诗人对于战乱时期人民的无奈和悲哀。

第三句“避难已经四五月,嗟余年迈七旬春。”意思是说,自从战事开始以来,已经有四五个月了,我已经七十岁了,感叹自己的年纪大了。这里的“避难”,指的是战乱时期的人民不得不离开家乡,四处躲避。

第四句“乱离苦况将谁诉,偶遇故交意倍亲。”意思是说,在乱世中的我,无处诉说自己的苦难,只有偶尔遇到老朋友,他们的关心和支持让我倍感亲切。这里的“乱离苦况”指的是战争带来的苦难。

整首诗以诗人的所见所感为主线,通过描绘战乱时期的人民生活和诗人自身的感慨,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