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南北起刀兵,奋斗和平愈不平。
国贼未除多国难,民权失去害民生。
全篇遗嘱今无问,大会宣言永绝声。
二十六年假革命,私囊自饱是真情。
注释
- 丁丑年:这里指的是1917年。
- 国贼未除多国难:指的可能是袁世凯,他在1916年至1917年间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期间中国政局动荡不安,被称为“国贼”。
- 民权失去害民生:这里的“民权”通常指的是民众的权利和自由,但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政治权利或民主权利。失去了这些权利,可能会对民生造成负面影响。
- 全篇遗嘱今无问:这可能是说,这篇东西南北起刀兵,奋斗和平愈不平的诗是作者最后的遗言,没有疑问了。
- 大会宣言永绝声:这可能是说,这篇诗是作者在大会上发表的宣言,现在已经没有了声音。
- 二十六年假革命:这可能是说,作者在26年参与了一场虚假的革命。
- 私囊自饱是真情:这句话可能是说,作者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他人的利益。
- “东西南北起刀兵”:这一句可能是形容当时的局势,即四面都是战争和暴力。
- 奋斗和平愈不平:这句话可能是说,尽管人们努力追求和平,但现实中的不平等仍然存在。
- 国贼未除多国难:这一句可能是说,如果国家的主要敌人(可能是指袁世凯)没有被清除,那么国家就会继续面临困难。
- 民权失去害民生:这一句可能是说,如果民众的政治权利或民主权利被剥夺,那么人民的生活就会受到影响。
- 私囊自饱是真情:这一句可能是说,为了自己的利益,作者不惜牺牲他人的权益。
赏析
此诗是一首充满激情和忧虑的作品,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望。通过对战争、政治、经济等问题的深刻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未来的期望和担忧。整首诗充满了对国家未来的期待和对现实问题的批评,展现了作者深沉的历史感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