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淳
这首诗是作者对常理斋大兄殉节的怀念之作。以下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奉题常理斋大兄殉节诗后 - 这首诗是为了纪念常理斋大兄在抵抗金朝侵略时英勇殉国的精神而作。 重述金酋事,萦怀殉节人 - 作者回顾了金族首领的罪行,同时深深地怀念着常理斋大兄这样的忠烈之士。 死亡惟义在,恩恤自天申 - 这里强调了牺牲的意义和价值,以及上天对正义行为的回报。 雪徼留方躅,云山仰绝尘 -
注释: - 晋原垂恺泽:晋原,地名;垂恺泽,恩泽如水;恺泽,恩惠。 - 舆颂莫能忘:舆颂,赞美之词;莫能忘,不能忘记。 - 习射关经术:习射,练习射箭;关,关键;经术,儒家经典。 - 豪吟识蕴藏:豪吟,高亢的吟诵;蕴藏,包含。 - 筹边曾虑险:筹边,计划边疆事务;虑险,担忧危险。 - 报国独留芳:报国,为国家效力;独留芳,留下美好的名声。 - 宠锡昭忠烈:宠爱,赐予;昭忠烈,彰显忠诚和勇敢。 -
【注释】 1. 奉题:敬题。 2. 常理斋:即常理,作者的堂名。 3. 大兄:作者的兄长。 4. 殉节:为国牺牲生命。 5. 落落:孤高的样子。 6. 无路:无缘。 7. 资佐理:帮助处理政务。 8. 从征:随军出征。 9. 前绩:以前的功勋。 10. 后程:后面的行程。 11. 九原:指墓地或坟墓,也比喻死者安息的地方。 12. 见功成:表示自己虽然未能立功,但死后仍能以含笑见功成。 【赏析】
【注释】 1.奉题:敬题。常理斋:指张常理,字子理,号长卿,元代文学家张养浩的堂兄,曾任翰林待制、礼部侍郎等职,因被诬陷而自杀。 2.蠢尔(zònɡ'er):蠢然貌。这里指张常理。 3.宁无敌:宁无敌于天下,即天下无敌。 4.前驱:前锋。 5.儒臣诚奋勇:儒臣确实英勇无畏,敢于奋不顾身。 6.危地:危险的境地。 7.逶迤(wēiyí):曲折,弯曲。 8.血染征衫湿:指战袍上沾满了鲜血。 9.锋环
重述金酋事,萦怀殉节人。 死亡惟义在,恩恤自天申。 雪徼留方躅,云山仰绝尘。 时过经廿载,永忆协恭亲。
查淳,字怀安,是清代的一位文学名家。他生于1802年,卒于1869年。查淳以诗文和书法闻名一时,在当时有较高的声誉,并且受到一些大家如张之洞、曾国藩等人的赞赏。 他的诗歌代表作《游子吟》也广为流传,此诗不仅赞美了母爱的伟大,表达了对慈母的怀念,而且通过生动的形象描绘出一种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查淳还擅长书法,在艺术创作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和贡献。 尽管查淳在中国文坛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查淳,字怀安,是清代的一位文学名家。他生于1802年,卒于1869年。查淳以诗文和书法闻名一时,在当时有较高的声誉,并且受到一些大家如张之洞、曾国藩等人的赞赏。 他的诗歌代表作《游子吟》也广为流传,此诗不仅赞美了母爱的伟大,表达了对慈母的怀念,而且通过生动的形象描绘出一种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查淳还擅长书法,在艺术创作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和贡献。 尽管查淳在中国文坛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