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升
过浦口和清字 公路浦口浦水清,甘罗城外征人行。 大河直下千万里,哀雁差池三两声。 南国浮云天际满,异乡秋草梦中生。 侧身四望浑无尽,新月江关一片明。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公路浦口浦水清,甘罗城外征人行 - 公路浦口: 指的是浦口附近的道路或桥梁等交通要道,浦水清澈可见底,形容水波不惊、宁静祥和的景象。 - 甘罗城外: 可能是指一个地名或者特定的地点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核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答题时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
注释:天上的麒麟儿,这是世尊亲自抱来送;山中的梵呗声,原来从灵鹫山早就飞来。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对佛法和修行的向往和崇敬之情。首句“天上锡麟儿”,以天上的麒麟比喻佛祖,寓意着佛祖的慈悲与智慧。次句“此是世尊亲抱送”,表达了佛祖慈悲地将众生带到世间,教导他们修行成佛的愿景。末句“山中闻梵呗”,描绘了佛教寺院中传来的梵音,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
八里庄 断井冰胶汲水痕,炊烟三两不成村。 客嫌南语呼难应,门对西风火不温。 白月荒途深夜柝,黄沙野菜杂蔬盆。 耳边俄觉秋涛卷,卧听驽骀龁草根。 注释: 1. 断井冰胶汲水痕:形容井里的水被冻成了冰,难以汲取。 2. 炊烟三两不成村:形容村庄里只有少数几个人,炊烟稀少。 3. 客嫌南语呼难应:客人因为听不懂南方话而感到不满。 4. 门对西风火不温:形容家门对着西边的风,但火炉却不热。 5.
【注释】 1. 访吴采山不值:意思是说作者去拜访吴地有名的采山(即采石矶),却没见到。采石矶是古时候著名的江边风景点,因晋代诗人谢安曾在此游宴而得名。 2. 孤艇:指作者乘坐的小船。 3. 时看黄叶落:指秋天的时候,作者经常看到树上黄色的树叶纷纷落下。 4. 境共白鸥闲:指作者看到周围的环境非常宁静,就像白鸥那样悠闲自在。 5. 林影溪边屋:指作者在树林和溪边的房屋中看到了自己的倒影。 6.
公路浦口浦水清,甘罗城外征人行。 大河直下千万里,哀雁差池三两声。 南国浮云天际满,异乡秋草梦中生。 侧身四望浑无尽,新月江关一片明
金谷何如蜀锦城,放翁旧谱阅《天彭》。 置身富贵何须早,到眼云霞觉倍明。 丁字帘前围蝶翅,午时画里验猫睛。 风流共忆《清平调》,合座春光醉玉罂
断井冰胶汲水痕,炊烟三两不成村。 客嫌南语呼难应,门对西风火不温。 白月荒途深夜柝,黄沙野菜杂蔬盆。 耳边俄觉秋涛卷,卧听驽骀龁草根
秋水乘孤艇,沿缘乱苇间。 时看黄叶落,境共白鸥闲。 林影溪边屋,钟声云外山。 故人今不见,月出棹歌还。
查升,字士衡,号白石山人、闲翁,是清代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著称,在当时具有很高的声誉。 查升生于江宁(今南京市),家境贫寒,但能勤奋学习,并广泛涉猎群书,善于诗文创作。他一生中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篇,被誉为清初文学的开山鼻祖之一。 他的诗歌题材涉及人生、时事等多个方面,感情质朴真挚,富有哲理内涵。查升的作品形式多样,有的风格豪放,如《渔家词》《闲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