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井冰胶汲水痕,炊烟三两不成村。
客嫌南语呼难应,门对西风火不温。
白月荒途深夜柝,黄沙野菜杂蔬盆。
耳边俄觉秋涛卷,卧听驽骀龁草根。

八里庄

断井冰胶汲水痕,炊烟三两不成村。

客嫌南语呼难应,门对西风火不温。

白月荒途深夜柝,黄沙野菜杂蔬盆。

耳边俄觉秋涛卷,卧听驽骀龁草根。

注释:

  1. 断井冰胶汲水痕:形容井里的水被冻成了冰,难以汲取。
  2. 炊烟三两不成村:形容村庄里只有少数几个人,炊烟稀少。
  3. 客嫌南语呼难应:客人因为听不懂南方话而感到不满。
  4. 门对西风火不温:形容家门对着西边的风,但火炉却不热。
  5. 白月荒途深夜柝:形容夜晚的荒路上传来了梆子的声响。
  6. 黄沙野菜杂蔬盆:形容在野外吃着黄沙和野菜,用一个盆装在一起。
  7. 耳边俄觉秋涛卷:形容听到远处传来的波涛声,如同秋天的江水翻滚。
  8. 卧听驽骀龁草根:形容躺在地上听马吃草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萧条的景象。首句“断井冰胶汲水痕”形象地描述了冬日里,人们无法从寒冷的井水中获取水源的情景。第二句“炊烟三两不成村”则进一步突出了村庄的荒凉与冷清,只有少数几个人在烟囱中冒烟,炊烟稀少,显得格外凄凉。第三句“客嫌南语呼难应”,客人因为语言不通而感到不满,这也暗示了当时人们的交流困难。第四句“门对西风火不温”,形容家门面对西边的寒风,但火炉却烧得不够温暖,进一步渲染了冬天的寒冷。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述,进一步展现了荒凉的氛围。第五句“白月荒途深夜柝”,描写了夜晚月光下的荒途上,梆子声回荡在寂静的夜空中。第六句“黄沙野菜杂蔬盆”,形象地描绘了野外的食物,黄沙和野菜混合在一起,只能用一个盆装在一起。这些细节都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无奈和艰辛。
    最后两句“耳边俄觉秋涛卷,卧听驽骀龁草根”,则更加深刻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躺在地上,听着马嚼草根的声音,仿佛听到了秋天的江水翻滚,这声音让他想起了家乡的河流,也让他想起了自己的过去。这种感受让诗人感到既悲伤又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营造了一种荒凉、萧条的气氛,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