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注释:1.庄子 · 内篇 · 齐物论 2.《庄子》是道家经典之一3.齐物论即“比较事物”的意思4.非彼无我5.此亦因彼6.彼是方生之说7.一无穷8.莫若以明9.指喻10.马喻 译文:不是没有我的,也没有我可以取用的。这似乎很接近了,但又不知它为什么而存在。如果有真宰(主宰),那么就只能不得其主。(主宰)可以行己信服,却看不见它的形体;有情却没有形体。百骸、九窍、六脏,都是包容着它们的
注释:1. 《庄子》内篇共三十三章,《齐物论》是其中第二十二章。2. 齐物论(jì):万物平等的哲学观点3. 南郭子綦隐几而坐:南郭子綦坐在没有东西支撑的几上,仰天叹气的样子很奇怪4. 丧耦:失去伴侣5. 形固可使如槁木:形体可以变得像枯树一样干瘪6. 心固可使如死灰:心志也可以变得像焦炭一样炽热7. 隐几者,非昔之隐几者也:坐在没有东西支撑的几上的人不是以前那种人8. 善乎:好啊9. 何居乎
死而不亡者寿,生而不有者无伤。丧我,乘化以流乎世,厌然若遗形去体;忘吾而人者,乃复存焉。 译文:庄子在《养生主》篇中写到:“老聃死了,秦失吊唁他,三次才出来。弟子们说:‘不是您的朋友吗?’先生回答道:‘是的。那么,在这里吊唁的人为什么哭得这么厉害呢?’弟子们又问:‘那我们也是您的朋友吧!’先生答道:‘不,因为我们的感情不同啊。开始的时候我们认为他是人,现在却认为他不是了。当我们进去吊唁时
注释:1.庄子: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2.内篇:《庄子》共三十三章,《庄子 · 内篇》是其中的十一篇(另有五篇未定名);3.养生主:本篇为第一篇,主要阐述养生之道。4.涯:边际5.知也无涯:知识没有尽头6.以有涯随无涯:用有限的知识去追求无限的东西7.殆已:已经8.已而为知者:已经成了智者的化身9.缘督以为经:凭借事物的自然规律10.庖丁解牛:相传战国时期
庄子说:「你难道没有看见那只狐狸吗?它把身子低下去,趴在地上,等待那些欺凌它的家伙;东奔西跑,从高到低都跳来跳去;被机括夹住脖子死掉了。现在那匹大牛啊!长得像天空中的云彩一样巨大,这可真是个能干的大人物呀!但是它却不能抓住老鼠。如今你有棵大树,担心没有用处,为什么不把它种在无何有的地方,在广漠的原野上闲逛呢?在那里无忧无虑地生活,自由自在地睡大觉吧!」 赏析:庄子说狐狸和牛都是动物
注释: 连叔(lán shū):庄子的门人。 瞽(gǔ):瞎眼的人。 聋:耳聋。 时女:指女子。 陶铸尧舜:比喻像尧、舜这样圣明的人,是经过长期锻炼才能达到的高度境界。陶,塑造;铸,熔炼。 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 文身:用色彩画纹身装饰自己。 汾(fén)水:黄河支流,在今山西境内。 窅(yǎo)然:深邃的样子。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庄子·养生主》:“吾闻庖丁,解牛之时而刀刃无厚。…
注释:①效:施展;效命于君主或上级官吏的职位。②行比一乡:行为和乡里的一样。乡,同“乡”。③德合一君:得到一个国君的信任、支持。④征一国者:治理全国的人。⑤誉之而不加劝:称赞他却不会更加努力;劝,勉励。⑥非之而不加沮:批评他却不因此沮丧动摇。⑦定乎内外之分:确定自己的得失和生死的界限。⑧辩乎荣辱之境:分辨自己是荣耀还是耻辱的境界。⑨树:树立、确立。⑩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注释: 1.北冥(míng):北方的海洋。 2.鲲(kūn):一种巨大的鱼。 3.鹏:传说中的神鸟。 4.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海动就会把鱼儿从南方的大海里运走。 5.天池:天然形成的水池,这里指南海。 6.《齐谐》者,志怪者也:《齐谐》,一种记载奇异事物的书。志,记述;怪,奇怪的事物。 7.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大海涌动就会把鱼儿从南方的大海里运走。 8.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车瓜>乎!良庖岁更刀,割也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