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斯得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时写的。他看到农事繁忙,农民辛勤劳作,就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 我们看到诗句“劝农官吏浑冠鹖”,这是说劝农官们头戴鹖冠,这是古代的一种官帽,象征着他们的职责和地位。这里的“浑”可以理解为全部、全体的意思,表示劝农官都是如此。接着,我们看到“力穑丁夫总带牛”,这是说农夫们全都带着耕牛,这是农耕生活的象征,也是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美。 我们看到“苦欲如邛嗟未得,自怜适越竟何求”
【解析】 此诗写于天宝五年(746),当时安禄山正谋叛作乱,诗人因上奏论事触怒玄宗,贬为巴东郡司马。本诗即以“胡人”自比,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不慕荣利、高洁自持的情操。 第一联:“送胡吏部”,交代诗人送别的对象是“胡人”。“枌榆阴里植甘棠,民坐春风吏履霜”,这是说:在树荫浓密的地方种下甘棠树,百姓在和煦的春风中安居乐业,而你的官位却已经如霜降一般沉重。这两句是说,胡人在地方上治理有方,深得民心
建宁府鹿鸣宴诗 鹤书夜下建溪南,拔尽乡英万口谈。 帝阙伫听胪唱九,宾筵试咏鹿鸣三。 身名虽待文章显,气质须从道义涵。 海内如今人物眇,掀天事业要奇男。 注释: 《建宁府鹿鸣宴诗》:这是一首描绘宴会盛况的诗歌,通过描写宴会的情景和人物的表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文人的才华。 鹤书夜下建溪南:夜晚,一只鹤飞过建溪南边,留下了一封书信。 拔尽乡英万口谈:在乡间的人们谈论的都是关于这位英雄的事情。
劝农有感三首 井卦分明说劳农,周人田制寓其中。 但令此念纯无已,可使吾民养不穷。 数豆荒餐延野老,一篇腐语诲村童。 尔忱不属知何补,谩道天公靳屡丰。 注释: 1. 井卦分明说:指《周易》中的井卦。 2. 周人田制:指周公制定的周代的田地制度。 3. 纯无已:完全、没有止境。 4. 荒餐:粗茶淡饭,简单的饮食。 5. 一篇腐语:指《尚书·洪范》中的一段话。 6. 尔忱:你们的意志或意愿。 7.
送胡吏部 郎省分携恰五期,相逢一笑楚江埼。 钓鱼山下人方到,回雁峰头客已归。 夜雨未厌挥麈柄,春风无奈趣鞍鞿。 临岐但祝加餐饭,人物如今角宿稀。 注释: 1. 郎省分携:郎官(指胡部)的官员们分开了。分携,分别。 2. 恰:恰巧。五期:五次聚会。 3. 楚江埼:指楚江边的山崖。 4. 钓鱼山下人方到:指胡部的人正在钓鱼山下。 5. 回雁峰头客已归:指胡部的人已经回到回雁峰的住处。 6.
立春日集杜句 春天垂着霜鬓,江村在乱水中。偷生躲避到异地,愁坐正书空。 乞米烦佳客,应门试小童。布衾冷如铁,长夜岂堪终。 注释: 1. 春天垂着霜鬓:春意已深,而诗人却因年老体衰,鬓角生霜。 2. 江村在乱水中:形容诗人身处的江南水乡,环境清幽却充满了战争的威胁和不安。 3. 偷生长避地:诗人为了逃避战争和政治上的迫害("避地"),不得不在家乡之外的地方寻找庇护。 4. 愁坐正书空
译文 耽书:痴迷于书本。 年来得奇疾,仿佛似书淫:近年来患上了奇怪的疾病,似乎与读书有关。 二史番休读,三诗梦觉吟:不要阅读史书,也不要在梦境中吟诵诗歌。 少时轻寸晷,老去惜分阴:年轻时轻视每一寸时光,年老时珍惜一分一秒的时间。 只恐前生是,蓬山阁上蟫:恐怕前世是一只蜘蛛,被困在蓬莱山的阁楼上。 注释 1. 耽书:沉迷于书本之中。 2. 年来得奇疾:近年来患上了奇怪的疾病。 3
端午小饮分韵得身字 此节知何节,悲欢发兴新。 怀沙吊沉冢,高户庆长身。 豪气今安在,忠魂死不泯。 咏馀增感慨,命酒慰沾巾。 解析: 1. “此节知何节”:此处的“节”可能指节日或特定的时间节点。作者通过对比来表达对当前时刻的感慨。 2. “悲欢发兴新”:悲欢交织的情感激发了新的兴致。这里的“兴”可以理解为兴趣、爱好或情感的波动。作者可能经历了一些令人悲伤或高兴的事情
【注释】: 早行石上水,泥泞苦相牵。——早晨行走在石头上的小路上,脚下的泥土又湿又滑,让人感觉十分痛苦。 盗贼浮生困,艰辛众目怜。——盗贼的生活充满了困苦,而他们的困难也引起了众人的怜悯。 囊空罄金错,米尽折花钿。——我的钱袋已经空了,连黄金都卖光了,连米饭也吃不饱了,只剩下一些花纸来换粮食。 更有伤心处,君臣豺虎边。——更有令人伤心的地方,那就是朝廷和奸臣之间,就像是豺狼虎豹一样。 赏析:
【注释】 嘤嘤:鸟鸣声。青郊:指郊外。老鹤:指作者自比,表示已到晚年。翛然:闲适的样子。皋:湖泽。澹沲(diàn huò):微风拂动。五柳:泛指柳树。冲融:温和。暖日:温暖的阳光。三桃:桃树上的三个分枝。尽输:全部倾吐。妍唱:美丽的歌声。牢愁:深重的忧愁。续骚:《离骚》是屈原的作品,这里借指《离骚》。想得:希望。西堂春草未应薅:希望梦中能见到故人西堂,而不要被春草所覆盖。薅:割草。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