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侠
【注释】 渔家:诗人以渔者的身份,抒发对世事、荣华、名利的淡泊态度。月满平湖夜渐深,浩波千顷荡黄金。月圆如镜,照见湖面平静如镜;万顷碧波,荡漾着金黄色的光粼。不知世有荣华事,何至中藏喜惧心。世间哪能知道,富贵荣华是世上常有的事?又怎能不感到内心忧虑、惊恐呢? 【赏析】 《渔家》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的看法,认为这些都是过眼烟云,不值得追求和珍惜
注释: 1. 见远亭:一座位于高处,可以俯瞰远处景物的亭子。 2. 天边毫末见千峰:从高处俯瞰,可以看到天边如同细小的毫毛一样的景象,无数山峰尽收眼底。 3. 景物都穷见不穷:尽管眼前的景色已经看遍了,但依然有无穷无尽的东西存在。 4. 因念当时小天下:回想起当年在一个小地方,虽然范围有限,但仍然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和机遇。 5. 亦如亭上老仙翁:与亭上的仙人一样,虽然身处一个较小的空间
【注释】: 漫成:随意写成。 元:通“原”,原本、本来的意思。 诗:诗歌,这里指写诗。 近:接近、贴近。 虚名:空有名声。 懒吟:不喜欢吟诵。 将心就:把心事交给它。 无事:没有什么事情。 可关心:可以牵挂、可以关注。 赏析: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本来喜欢弹琴,但是琴曲虽然古意盎然,却没有什么实际用途;我本来喜欢写诗,可是写诗也不过是空有虚名,我不喜欢把它当回事。之所以不去理会这些事情
注释: 万险千艰六出身,如今也得避嚣尘。 万险千艰指的是历经艰难困苦才获得的地位和成就,六出身可能是指通过考试或选拔等途径获得的官职。如今的我也要躲避喧嚣的尘世,寻找一片宁静之地。 须知从此寒原上,有个行歌拾穗人。 须知是指知道,要知道;寒原上指寒冷的高原地带;行歌拾穗人指在高原上行走唱歌的人,可能是诗人自己,也可能是其他行人
诗句解读: 1. 衲(na)帽麻衣君勿轻,有如华衮贵难名。 - 衲(na):佛教中的一种衣物材质。 - 麻衣:这里指简朴的穿着。 - 华衮(guàng):华丽的服饰,象征高贵或权力。 - 贵难名:虽贵重却难以被形容或定义。 2. 人须自力方能立,事若无诚断不成。 - 自力:独立自主的能力。 - 立:成功或建立。 - 诚:诚恳,诚信。 - 断不成:没有诚意就无法完成或实现。 3.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一带危桥接市廛” - 含义:描述一座连接市场和居民区的桥梁,形象地描绘了桥梁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 情感色彩:使用“危桥”一词,暗示这座桥可能因为年久失修而显得有些危险,增添了几分忧虑之情。 2. “春成冬坏几多年” - 含义:表达了桥梁经历了多次季节更替后,仍然屹立不倒的状况,反映出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无情。 - 情感色彩
仲常龙图自广中移帅闽仲常,即张仲文(字仲高),曾任广南东路提刑兼知泉州。龙图,指张龙图,时任福州知府兼福建路兵马都监。“移帅”,调任某地为长官。 译文:张仲文(字仲高)从广州调到福州做官,他是一位杰出的人物。 注释:仲常,张仲文(字仲高);龙图,张龙图,时为福州知府兼福建路兵马都监;移帅,调任某地为长官。 惠兹政化及民功,内外声称有古风。 译文:他的治理使百姓受益,内外都称赞他具有古代贤人的风范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集鸥渚”: 这句直接描述了诗人所处之地,即鸥鸟聚集的岛屿。在中国古代诗文中,“鸥渚”往往象征着一种远离尘世、宁静致远的生活状态。此句以自然景象引入主题,为后续内容的展开铺垫了基调。 2. “主人无机心”: 此句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主人(或诗中主人公)没有世俗的欲望和功利之心,这体现了一种高尚的情操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在这首诗中,这种心态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注释: 闭户:关上门。居然,竟然。讼息,诉讼停止。王通,唐代著名文人、思想家。反,反而。柴门,古代的农舍用木料等搭建的门。幽鸟一声庭日永,幽静的鸟儿一声鸣叫,使庭院中太阳更长久地照耀。轩窗从此近卢仝,从这个窗户开始,我离卢仝更近了。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闭门谢客后所见到的幽静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淡泊。首句“居然讼息愧王通”,意为诉讼停止,我感到惭愧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并把握其情感。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抓住重要诗句的意思,结合题目要求进行概括即可。第一句“万事以诚立”意思是:万事万物都要建立于真诚;第二句“不诚心不专”,意思是:如果内心不真诚,就不能专注;第三句“诚心非铁石”,意思是:真诚之心并非铁石,是可被感动的;第四句“铁石被诚穿”,意思是:真诚可以穿透铁石。 【答案】 译文:万事万物都要建立在真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