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立之
【注释】校文:指校勘文章。京庠:指京都的学府,即国子监。黄立轩:人名。朱南湖:人名。十首:指《送朱南湖序》。其四:诗的第四句。 【赏析】这首七绝以写景起笔,描绘了一幅宁静淡雅的西湖夜景图。“龙公倒卷西湖水”,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用拟人手法,赋予西湖以灵性,写出了它那翻卷如浪的壮阔气势。“一夜满城荷气香”则从时间、空间上写出西湖的美景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使西湖之美在读者心中久久难以泯灭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诗来执热濯寒淙,剪剪西风破玉蓉。 - 注释:诗句中的“诗来执热”可以理解为诗人在创作诗歌时的热情如同手持火热的火焰;“濯寒淙”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用诗歌洗涤心灵、净化情感的过程。 - 赏析:此句通过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执着。 - 译文:当诗人手握火把,点燃心中的情感,如同沐浴在寒冷的溪流中,用诗歌洗涤心灵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温度。
注释:我居住在西山南面的江边,又住到吴山送别落日的余晖。燕子不知道家近还是远,每年秋天都要到社坛参加一次祭祀。赏析: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西山南浦和吴山之间来回走动,是为了送别黄立轩和朱南湖两位友人分别回乡参加秋社祭祀。“燕子不知家近远,年年秋社一番归”,燕子不知家近还是远,每年秋天都要来参加一次秋社祭祀
【注释】 柬邵中立:给邵中立。作者在诗中借以自比,表示要像自己一样有骨气的文人,不应趋炎附势。金鲫(zì):鲫鱼的一种。荷花:指荷花峰下。长松:高大挺拔的松树。水程半月孤蓬雨:指船行半月后,在风雨中飘泊。客饭浑家野寺钟:指寄宿在农家,吃农家饭,住寺院里。心事岁寒诗眷属:指自己的心志如诗篇般坚定。鬓根秋色老形容:指鬓发已白,年事已高。片云影里湖湘隔:一片云的影子,隔断了湖湘两地。莫爱新吟寄短封
【注释】雁雁欲啼江上秋:雁鸟群飞鸣叫着好像要哭叫,在秋天的江上。 旧题诗在水边楼:以前写的诗歌就写在水边的高楼上。 潮风一夜移帆去,明日书来是越州:夜潮风一夜之间就把船帆吹动,明天收到书信就知道他已到达越州。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作者与友人分别的情景。首联写景,雁鸟悲鸣,秋色凄清,旧题诗在水边楼,暗示诗人和友人曾一起在此留下过美好的回忆。颔联写别情,潮风一夜吹走帆影,明日书信传来消息
注释:团扇应该能够遮挡夕阳的余晖,清晨凉爽时还可以穿上薄衣。离开时宽着带上秋天的风,留着千岩万壑归来用。 赏析:这首诗是送别友人徐高士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去时依依不舍之情。诗中“团扇”、“秋”等关键词语运用得当,使得整首诗富有意境
在宋代,萧立之的《题穆叔晦雨净风香亭三首 其二》中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交织的画面。本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以及历史典故的崇敬之情。接下来将结合诗意、注释、译文进行具体解析: 1. 诗句原文: 风标王谢佳子弟,气岸夷齐旧典刑。 骑马纷纷尘及腹,几人爱此竹间亭。 2. 诗句解读: - 风标王谢佳子弟:这里的“风标”意指风范或标杆
【注释】 邹氏:即邹衍,战国时期道家思想家。观梅亭:即梅花亭,在今山东济宁。诗人借咏梅花寄寓自己的思想情感。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诗。诗人爱梅、赞梅,却不是一味地颂扬其美,而更多的是要人们理解梅花的品格和精神,从而受到启迪、教育。全诗前半首主要写梅花傲雪凌霜,不畏严寒的高洁品质;后半首则着重描绘了梅花的幽雅风韵和超凡脱俗的境界。 起句“诗人爱梅说道理”,以简洁的语言点明题旨:诗人之所以喜爱梅花
这首诗是作者在郑琴山赠送的《三希堂诗集》后写的一首和诗。全诗共三首,这是第三首。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落笔何能观堵墙,山间只合傲羲皇。(注释:落笔何能观堵墙:意思是说,我写的文字怎么能比墙壁高大呢?山间只合傲羲皇:意思是说,我生活在山中,应该像羲皇一样超然物外。) 惭君遗我湘枝束,愁与吟䯲一样霜。(注释:惭君遗我湘枝束:意思是说,惭愧的是您送给我的诗书就像捆绑着的树枝,无法展开。吟䯲一样霜
【注释】雪溪:指浙江绍兴的雪窦山,相传晋代僧人支遁曾隐居于此。徐高士:指诗人的朋友徐凝。越三首:指《雪溪》《西兴渡》和《月夜》三首诗。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清吟未了又成行”,点出送别的时间是早晨,诗人刚刚起床在窗前吟诵新作的诗歌,尚未完篇就匆匆起身准备出发。第二句“是处青山入瘦藤”,描绘了诗人送别的地点——绍兴的雪窦山,并写出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依依不舍之情。第三句“两袖晓风荷叶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