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嵎
渔村杂诗十首再和前韵独作渔樵最上宾,土风淳朴物情真。 鲍家兄弟皆和乐,林子诗豪胆压人。 注释与赏析: 1. 独作渔樵最上宾:独自以渔夫、樵夫的身份,成为最尊贵的客人,体现了对自然简朴生活的喜爱。 2. 土风淳朴物情真:这里的“土风淳朴”指的是地方风俗纯朴无华,而“物情真”则表示事物真实无欺,这反映了诗人对这种质朴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3. 鲍家兄弟皆和乐:鲍家兄弟和睦相处,相互关爱
注释:天色昏暗,烟霭迷蒙,四望一片迷茫。我仰卧在牛背上,只觉得天似乎比平时更低了。村中老翁远远地指着笙歌热闹的地方说道:“这个地方,鱼儿沉入水中,鸟儿也不愿栖息。”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在傍晚时分乘牛归家的情景,表达了他对渔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尽醉茅柴得自由,芦花飞雪满人头。 蓑衣碎叶重重补,听雨吟风卒未休。 译文: 在茅屋旁尽情畅饮,享受着难得的自由自在。 芦花飘落如飞雪般纷纷扬扬,覆盖了整个头顶。 破旧的蓑衣上修补了几层,仍感觉风雨交加。 听着雨声,吟咏着自然之声,从未停止过。 赏析: 首句“尽醉茅柴得自由”,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古代,茅屋象征着简朴与隐居的生活
普觉院登上人房老梅擅名滋久昔四灵与其先师道公方公游赋咏盈纸距今三世矣余每至其所辄徘徊不忍去登亦对坐不倦有前辈之风槐径弟拉同游者赋诗因用其韵俾登藏之庶不愧昔日尔 注释:普觉院,即普寂寺,是元代著名的佛寺。人房老梅,指普觉院的一株古梅树。四灵:元代诗人杨载、范椁、揭傒斯、柳贯四人的合称。先师:指元代诗人虞集。道公、方公:指四灵的两位诗友。盈纸:指写满了纸。今三世矣:已经过了三代人了。年年心与雪霜期
【注释】 晴空万里:晴朗的天空。 馀霞:指夕阳余晖,也泛指云霞。 一叶渔舟稳似家:形容小船平稳得像是自己的家。叶,这里用作动词,意为“像船一样”。 学道:学做道士。 寡欲:少一些欲望。 水边隙地:水边的空地。 栽花:种植花卉。 【赏析】 本诗以“渔村杂诗十首再和前韵”为题。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晴空万里散馀霞,一叶渔舟稳似家。”第一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自然景色,天空湛蓝无云,阳光灿烂
注释:我虽然身闲,但这种闲是有来由的,因为到了这个年纪,白发已经很多了。不要认为没有官位可以抛弃,从今以后,我将放下一切,不再追求官职。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晚年所作,表达了他对人生、对官场的看法。他认为人生应该随遇而安,不应该被功名利禄所累。他劝诫人们要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要活在当下。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官场的不满和厌倦,他认为官场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让许多有才华的人迷失了自己
泽畔行行歌楚骚,一襟忠愤付湘涛。 难教举世无醒者,莫羡渔翁活计高。 译文: 在泽畔行走,吟诵着楚辞,心中充满了对国家的忠诚和愤怒。 虽然我的生活平凡,但我并不羡慕那些能够享受高官厚禄的人。 因为我深知,真正的幸福并不在于物质的富足,而在于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诗人用“泽畔行行歌楚骚”来描绘自己身处乱世却依然坚守信念的情景
诗句解释及赏析: 1. 野水微茫路欲迷,重重沙渚自高低。 - 野水微茫:描述了河流的宽阔和水面的波光粼粼,给人以朦胧美的感受。 - 路欲迷:道路在远方显得模糊不清,暗示了距离感和旅途中的不确定性。 - 重重沙渚:指沙洲连绵不断,形成一道道自然屏障。 - 自高低:沙洲的起伏不定,给人一种高低不平的感觉,增加了旅途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2. 鹭鸶飞过无心泊,直入残阳树杪栖。 - 鹭鸶飞过无心泊
诗句:猿鹤何曾肯受羁,偶来亭畔立多时。 注释:这里的“猿鹤”指的是自然界的生灵,表示它们从未被囚禁过,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肯受羁”则表示这些生灵不受人类的束缚和限制。而“亭畔立多时”则是说这些生灵偶尔来到亭子附近停留很长时间。 赏析:整首诗通过描绘猿鹤在自然中的自由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生物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不公和束缚的思考和感叹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白云相顾尚依依,十载江湖负宿知。 -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与白云之间的深情厚谊,以及诗人在漂泊十年后的孤独和怀旧。"犹"意味着依然、持续的意思。 2. 时事未容轻所学,山中依旧只吟诗。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事的淡然态度,他并不轻易被外界的事情所影响,而是坚持自己的学问和志向。"吟诗"是诗人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方式,也是他生活的一部分。 译文: 白云与我互相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