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元肇
【诗句解析】 1. 清月溪:这是题目,意指一个清澈的溪流,可能是在描述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2. 万劫高超一念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在面对重大的诱惑或决定时,需要有一颗坚定的心,不被外界干扰,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清明。这里的“万劫”可能指的是无尽的时间和空间,“高超一念”则表示只有通过修炼和修行,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一念轻”则是指这种心境是轻松的,不受到外界的困扰。 3. 来非住相去何曾
注释: 禁渡:禁止船只渡河。 渺渺烟江春思长,杏花风急燕归忙。 春天的烟波浩渺的长江边,燕子因春风而急促地飞回巢穴。 衔泥不解如精卫,又只来巢旧屋梁。 燕子不会像精卫鸟那样不停地衔泥筑巢,只是回到旧屋梁上筑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江南水乡的美景图。诗人用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将春天的烟波浩渺、杨柳依依、燕子归来的情景刻画得栩栩如生。特别是最后一句,“又只来巢旧屋梁”
```text 刹景重遮壑,钟声出莫楼。 欲寻归寺路,滩畔问渔舟。 诗句释义: - 刹:指寺庙或寺院。 - 景:景象,这里指自然风光。 - 重:重叠,形容山峦连绵。 - 壑:山谷。 - 钟声:佛教中敲击的金属乐器发出的声响,常与宗教活动相关。 - 出:从某处出来或发出。 - 莫楼:即“摩崖楼”,位于摩崖石壁上的高楼,多用于悬挂佛像或其他装饰物。 - 欲寻:想要寻找。 - 归寺路
山远天高下,云深树有无。 出关曾万里,惯识晓行图。 【注解】: - 诗句“山远天高下”描绘了一幅遥远山峰和高远天空的壮阔景象; - “云深树有无”表达了云雾缭绕,树木隐现其间的迷蒙之美; - “出关曾万里”指的是诗人曾经离开家乡,走过了遥远的万里之路; - “惯识晓行图”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早起出行经历的熟悉与经验丰富。 译文: 遥望远方的群山,天与地似乎都显得格外的高远; 浓雾缭绕之中
【注释】 陈子翔:即“陈子良”,南朝梁诗人。殿元:殿试中状元。 二十四青杨柳风:二十四岁的青年,在杨柳飘荡着的春风中飞上秋空。 庭草未沾恩绶绿:庭院里的草还没有沾到皇帝赐下的绿色丝带(表示恩宠)。 种花空作状元红:在皇宫里种花,却只能做状元红(指皇帝赏赐的红花),没有实际用途。 三更共渡追前事:深夜一起回忆过去的事情。 半世生涯似梦中:一辈子的生活如同一场梦。 燕子归来谈寂寞,旧巢零落布洲东
注释: 杜少陵:即杜甫,字子美,是唐代著名的诗人。 许国丹心苦:指杜甫忠诚于国家,内心痛苦。 唐天春日低:指春天的阳光明媚,但天色阴沉,暗喻政治上的挫折和困境。 蹇驴应借得:意为应该从困难中找到出路,获得成功。 吟过瀼溪西:指杜甫在瀼溪西边吟咏诗篇,表达自己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述杜甫的形象来表达作者的感情。首句“许国丹心苦”,表达了杜甫对国家的忠诚和内心的痛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的名篇《高辇院》的一部分。下面是对每句诗的具体释义和赏析: 第1句:“人生七十古难过,贤德如公未足多。” 释义:人生七十岁,已是年迈之年,但在这个年纪,能够保持如此高洁的品质是非常难得的。这里用“古难过”来强调人生的不易,同时提到“贤德如公”,即赞美了韩愈的高洁品德,认为他的德行已经达到了难以匹敌的地步。 关键词: - 人生七十:指的是人的高龄时期。 - 古道难逢
【注释】 缭白:水色白。飞流:瀑布。拄:撑。寒瘦:形容人或物因寒冷而显得消瘦。担雨:担水。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清幽、秀丽的山水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以及向往隐逸生活的情怀。 首句“缭白认飞流”,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飞流比作白色的丝带,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瀑布飞泻而下的场景,使人仿佛置身于那壮观的自然之中。 次句“千峰暗不收”,以“暗”字来形容山峰被云雾缭绕的景象
【注释】 1. 挽高鼓院:指送别高鼓院的诗。 2. 叶堕遥空万景沈:形容秋日落叶纷纷,景象萧条。 3. 致刍谁不重伤心:意指对故人的怀念和哀悼,如同为死者致献食物一样,让人心生伤感。 4. 钓石归来蚤:指从官场上回来得早。 5. 闲比香山乐更深:意指与隐居山林的陶渊明相比,自己的快乐更深厚。 6. 一片新碑难载德:意指功德难以用文字记载。 7. 百年故土绝遗音:意指故乡已无人烟
注释:在老树的风烟里沉醉,危桥下的野水寒冷刺骨。溪水如同飞腾的丝带,牵引着断云残雪。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诗,描绘了山水之间的美景。首句“老树风烟醉”,以“醉”字形容山风吹动树梢,烟雾缭绕,仿佛是醉眼朦胧中的仙境。第二句“危桥野水寒”,则用“寒”字形容桥下清澈的河水,显得冰冷而清冽。这两句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静谧、幽深的氛围,为接下来的描写铺垫了背景。 第三句“玉流飞作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