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远天高下,云深树有无。
出关曾万里,惯识晓行图。

山远天高下,云深树有无。

出关曾万里,惯识晓行图。

【注解】:

  • 诗句“山远天高下”描绘了一幅遥远山峰和高远天空的壮阔景象;
  • “云深树有无”表达了云雾缭绕,树木隐现其间的迷蒙之美;
  • “出关曾万里”指的是诗人曾经离开家乡,走过了遥远的万里之路;
  • “惯识晓行图”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早起出行经历的熟悉与经验丰富。

译文:
遥望远方的群山,天与地似乎都显得格外的高远;
浓雾缭绕之中,树木若隐若现,难以看清。
我走出城门,已经走了万里之遥,
早已习惯了早起行走在道路上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僧释元肇创作的一组五言绝句中的第四首,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山水之间的景象和旅途的体验。首句“山远天高下”,用简洁有力的语言勾勒出山脉的雄伟与天空的高远,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紧接着,“云深树有无”以更加微妙的笔触,表现了云雾弥漫时,树木若隐若现的神秘美,增加了诗意的深度。最后两句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经历——从千里之外的故乡出发,一路历经长途跋涉,对早行的路途已然司空见惯,这不仅是旅途中的风景描述,更是对人生旅途感悟的抒发。整体而言,此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之美,引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