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元肇
施东洲苍云 东洲一片云,凝住石湖滨。 群岫堆苍玉,万松生翠鳞。 注释:东洲上的云彩,凝结在石湖的岸边。远处的群山像堆积的苍玉,万树松涛如同绿色的鳞片。 赏析:这是一首咏景诗。作者通过描绘东洲上的云、群山、万松和碑上的字,表达了对历史的深深感慨。首句“东洲一片云”,点明了地点,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片土地的感情。第二句“群岫堆苍玉”,用比喻的手法,将群山比作苍玉,形象地描绘了群山的雄伟和美丽
绝顶高峰上,如何下手栽。 崔嵬出云际,菡萏向天开。 大寂身千劫,浮图雪一桅。 横担楖栗去,曾有几人来。 诗句翻译与赏析 1. 绝顶高峰上,如何下手栽:描绘了莲华峰的雄伟与峻峭,山峰如同一位威严的守护者,屹立在那里。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2. 崔嵬出云际,菡萏向天开:通过“崔嵬”和“菡萏”这两个词,生动地描绘了莲华峰高耸入云、莲花盛开的情景,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生机。 3.
【注释】 台城道中:指游历金陵古都台城(今南京市)途中的所见。“子”即“子规”,又名杜鹃,春末夏初鸣叫。 枝暗花成子:指春天来临,树上的花儿开始开放,而杜鹃鸟也在这个时候鸣叫。 风飘絮作萍:指夏天,风起时,柳絮飞舞像浮萍一样飘动。 雨侵溪涨白:指下雨之后,溪水涨满,白色的浪花四溅。 山脱晚云青:指傍晚时分,天空中的晚云被夕阳映照成了青色,好像从山峰上脱落下来一般。 又过仙人渡
碧沼 潋滟一池莲,禅房住半边。 北通关市路,西透马塍泉。 碧色冷摇日,香风近扑天。 远公虽不作,清社有人传。 译文: 碧绿的池塘上盛开着莲花,禅房就住在池塘的一半边。 北方有通往市场的路,西面可以穿过马棚旁的小溪。 碧绿色在日光下显得清凉,阵阵香气扑面而来。 虽然慧远大师不在这里作诗,但清静的社坛里却有人传唱。 注释: 1. 潋滟一池莲:形容莲花盛开,波光粼粼的样子。潋滟,水面波光闪烁的样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的《赤城》一诗。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秀气融台岳,虚玄第玉京。 - 秀气: 这里指山的秀丽与美丽。 - 融台岳: 形容山色与天空融合在一起。 - 虚玄: 虚无而深邃。 - 第玉京: 指的是天宫,也即仙境。 注释:描述山的美丽和它的高远、虚无。 2. 飞霞染丹石,危堞露层城。 - 飞霞: 形容晚霞映照在红石上的样子。 - 丹石: 指红色的石头。 - 危堞:
【译文】 田间的麦垄和桑麻连接着,道路纵横延伸了百里。 一场春雨过后,遍地飘落桐花。 曲折的溪流成了三个渡口,山间的小道忽现几户人家。 我回来时衣袖襟带上,还留着赤城山顶的晚霞。 【注释】 天台: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县境。 行行:一作“行路”。 赊:通“遐”,远。 一番:一阵。 赤城:山名,在今浙江省天台、仙霞岭一带。 赏析: 《天台道中》是唐代诗人李白于天宝三年(744)春天出蜀,由水路东下
诗句释义 1 天封:指皇帝的封赏,通常用来描述君主对臣下的赏赐或授予某种荣誉。 2. 神指灵墟地:形容一个地方神圣而充满灵气,如同仙境一般。 3. 峰从华顶分:指的是山峰从山顶分开,形容山势险峻。 4. 东封时未至:表示在当前时期还没有到达某个地方(可能是皇帝的行宫或重要地点)。 5. 西域教先闻:指的是在西域(古代对今新疆地区和中亚一带的称呼)就已经听说了某些信息或传闻。 6. 丈室高皇字
酬上官右史 住山今几年,归兴只飘然。 野水无边际,浮云自变迁。 螭坳曾侍立,渔火对愁眠。 二老成来往,三生定有缘。 注释: 1. 住山 今几年:在山上住了几年。 2. 归兴只飘然:归乡的兴致只是那么轻轻一飘。 3. 野水无边际:荒野上的水流无边无际。 4. 浮云自变迁:漂浮的云朵总是在不停地变换着形状。 5. 螭坳曾侍立:曾经在山坳中侍立。 6. 渔火对愁眠:在夜晚的渔船上点着灯
注释: 泊然:平静的样子。 真个无营者,方能向此居。只有真正无所欲求的人,才能在这里居住。 花间:指花丛之中。 谁:什么。 池上:池塘之上。 竹户清阴碎,苔阶翠点疏。竹子的门庭里,清凉的光影斑驳地洒落,台阶上长着青苔,点点翠绿。 东西几片壁,只贴坐忘书。东边的墙上有几块石头,上面只贴着《坐忘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简朴的生活环境。诗人通过观察周围的自然景物和建筑
酬赵菊庄 读来诗百首,清绝少如君。 碧水有明月,青天无片云。 台山才一见,衡岳又相分。 此处多回雁,新题到里枌。 注释: 1. 酬赵菊庄:诗人酬答赵菊庄的诗歌。 2. 读来诗百首:指读了许多的诗。 3. 清绝少如君:形容赵菊庄的诗清新绝妙,无人可比。 4. 碧水有明月:碧水指的是清澈的溪流或湖泊,明月则是指水中倒映的月亮。 5. 青天无片云:青天即天空,没有一片云彩。 6. 台山才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