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逢
【注释】 茜水:今称赣江,在江西。半世客孤篷:半生做客,孤舟漂泊。 景不同:景物变化很大。 危:危险。自恐:自己感到恐惧。港涩:水流湍急。橹:划船工具。无功:没有作用。 折树龙眠水:折断的树枝倒在水中。龙眠:地名,今属江西。长桥虹跨空:长桥彩虹横跨天空。 潮来通海道:潮水上涨,可以通航至大海。争趁:争相。一帆风:顺风。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写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诗人从行舟出发到进入江中
【注释】 空山:寂静的深山。尘不到:指山中没有风声、鸟鸣等自然声音。龙口一泓水:形容山中泉水清澈见底,宛如龙口吐出的清泉。人间第二泉:指此泉胜过人间所有的名泉。殿高:指寺庙高耸入云。云气湿:云雾蒸腾,使寺庙显得更加庄严肃穆。屋断树阴连:指寺庙四周树木参天,阳光不能透入,但屋檐上的树荫相连。张祜曾题品:指唐代诗人张祜曾在此地作诗赞美过这座寺庙。唐碑尚俨然:指这座寺庙历经千年仍然完好如旧
【注释】1.题直上天津:直指天津,即今天津市。2.唐家有画船:唐朝时有张骞、班超等人乘船出使西域。3.风浪险:比喻海上航行的困难。4.斗牛边:牛星和斗宿交界处,即北斗七星附近。5.笑傲琼楼:在华丽的楼阁中纵情欢笑,形容游山玩水的乐趣。6.玉宇前:在皇宫前奏唱。7.乘槎今有便:乘着木筏可以到天河(银河)边。8.不必羡张骞:不必羡慕古代张骞通西域的事了。9.张骞:汉朝使者,曾奉汉武帝命出使西域
候仙亭即事 一峰飞到此,胜景幻幽林。 苍径望不尽,白云行渐深。 钟声传日午,笠影卸松阴。 候得神仙否,神仙不可寻。 注释: - 一峰飞到此:指一座山峰飞来此处。 - 胜景幻幽林:形容美丽的景色让人感觉如同走进了幽深的树林中。 - 苍径望不尽:描述小路苍凉而漫长,看不到尽头。 - 白云行渐深:描述在云雾缭绕的山路中行走,越走越深入。 - 钟声传日午:描述寺庙的钟声在中午时分响起,悠扬回荡。 -
圆池 一片水环璧,分明镜可窥。 游鱼吹白沫,浴鹭扑清漪。 有月有星夜,无云无雨时。 倚栏相对处,如看浑天仪。 译文: 清澈的池面宛如一面圆形的水镜,让人能够清晰地看到水中的景象。 游动的鱼儿仿佛在吹出白色的泡沫,而浴鸟则在水面上扑打着泛起的涟漪。 无论是月光还是星光照耀下的夜晚,或是没有云彩和雨水的时候,池面上都呈现出一幅宁静美好的画面。 站在栏杆旁,可以清楚地看到整个宇宙的景象
月夜泛舟 晴湖浮素练,芦苇冷秋霜。 四望皆空阔,孤舟泛渺茫。 水纹星动影,云缝月流光。 不似渔翁乐,终身鸥鹭乡。 注释: 1. 晴湖:晴朗的湖水。 2. 素练:白色绸缎或绢布等。这里指月光。 3. 苇荡:一种长满芦苇的草地。 4. 空阔:空旷。 5. 星动影:星星在水中的倒影在波动。 6. 云缝月流光:云层间透出月光,像流水一样流淌。 7. 渔翁:打鱼的老人。 8. 鸥鹭乡:像鸥鹭栖息的地方。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倚篷 - 指在船上靠着船篷。 2. 山光远近青,尽入倚篷吟 - 远处山峰的轮廓在船篷上投下的影子,似乎都融入了诗人吟咏的声音中。 3. 夜雨一番过,春流几寸深 - 夜幕降临后,雨水滋润大地,春水流动得更深更慢。 4. 车声惊睡犊 - 车轮滚动的声音惊醒了正在酣睡的小牛。 5. 帆影闪飞禽 - 船帆在风中的摆动使得飞翔的鸟儿也显得格外灵动。 6. 村舍偏潇洒,家家杨柳阴 -
湖上观钓 每见湖堤畔,持竿立柳阴。 不多吞饵者,空起羡鱼心。 严濑山林石,磻溪岁月深。 何如池馆上,倚槛看浮沉。 译文: 湖边观赏钓鱼,每次看到湖堤边上,有人拿着鱼竿站立在柳树的阴凉下。 不是很多的人会吞钩钓鱼,因此他们只能羡慕鱼儿的悠闲。 山涧的湍急水流、岩石上的险恶环境,以及磻溪中度过的岁月都是如此漫长且充满挑战。 但相比之下,站在池塘亭台之上,倚着栏杆观看鱼儿的浮沉,似乎更加令人心旷神怡。
月宫沙戏的译文如下: 月宫中,兔子在金臼里捣药,幻化出广寒宫的景象。 时而听到几声响声,都是归结于转功。 云霄大境界,几案小屏风。 何独沙为戏,人间万事同。 注释解释诗句: - 兔舂金臼药:这里的“兔舂”指的是兔子在金臼中捣药的动作,而“金臼”则象征着月亮。 - 幻出广寒宫:意味着月亮中的兔子通过捣药的动作,创造出了广寒宫这样神秘而美丽的景象。 - 时听数声响,皆归一转功
《灵隐观风亭雪矶小酌》 作者:苏轼 林峦深密地,怪石紫苔存。 留得巉岩势,全无斧凿痕。 浮云沉水底,落叶走山根。 最喜倾杯处,高僧遇老温。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一次游览灵隐寺时所作。诗中的“灵隐”即指此地。灵隐观位于钱塘江边,因有“灵隐飞来石”“冷泉亭”“六和塔”等名胜,故又名“灵隐六景”。 第一联写灵隐寺的景色。林峦深密、怪石紫苔,是说山林树木茂密,岩石上长满了青苔。 第二联写灵隐寺的奇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