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逢
诗句原文: 三贤堂废西湖上,文庙重营气宇新。 若得雪江相配享,方知创立是何人。 注释与赏析: - 三贤堂废西湖上:此句描述了曾经的三贤堂(可能是指古代书院中的一个建筑或设施)被废弃在风景秀丽的西湖之上。这里“三贤堂”可能是一个象征性的地点,代表着学问和道德的崇高追求。 - 文庙重营气宇新:接下来的句子转向描述新的文庙(可能是指用于教育和祭祀孔子的场所)的重建
【注释】 秀邸:美宅。绿阴堂:指美丽的庭院。 连朝风雨卷残红:接连几天的风雨把树上的红花都给吹落了。 东君:古代神话中主管春天的神,这里借指春风。生物意:指草木生长。不知:不知道。俱在:都在。 【赏析】 这首七绝写春雨过后景色,清新自然,意境高超。首句“连朝风雨卷残红”,写出了天气的变化和风力的影响,为下文景物的描写作铺垫;二句“四望亭台眼界空”点出风雨之后,视线开阔,景物全收眼底;三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隔水园林剩有梅:描述了一个景象,在隔水(即隔着水面)的地方,园林里还剩下一些梅花。这里的“隔水”可能是形容距离,或者是指池塘、湖泊等水域。 2. 重门扃钥少会开:描述了门的状态,虽然门锁得很紧,但偶尔还是会有打开的时候。这可能意味着门经常关闭,或者是比喻某种情况或情感上的暂时松动。 3. 主翁只恐吹香出:这里的主人(主翁)担心的是梅花的香气会被吹出
诗句输出:白蘋洲暖漾晴波,雪点沙汀立鹭多。 译文:白苹洲暖阳照耀着晴朗的湖面,雪花落在沙滩上形成一座座小岛。湖边站着几只白色的大鸟。 注释:白蘋(bái píng)洲:指长满白色水草的河洲。暖漾:暖和的水波。晴波:晴朗的水面。雪点:像雪一样的小斑点。沙汀:沙滩。鹭多:有很多白鹭。 赏析:顾逢的《碧澜堂即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江南水乡画面
【赏析】 此诗为诗人晚年所作,时在绍兴五年(1155),作者已72岁。当时他退居家乡,过着清贫的闲居生活,但心境并不宁静。他在绍兴城北冷泉亭附近建了一座别墅,名为“雪坡”,常与友人在此吟咏、会友、品茗。这首诗即是他在冷泉亭即席赋诗之作。 首句“亭上数僧俱不识”,点明题意。亭是冷泉亭,冷泉亭是名胜古迹,亭上的僧人当然都是熟记于心的。而诗人却在开头就说“不认识”,这就说明这些名寺名胜之地
诗句释义 1 西湖如画轩:这一句描述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即“西湖像画一般”。这里使用了一个修辞手法叫做借代,把西湖的美景比作一幅精美的画作。 2. 世间何处觅西湖:表达了一种困惑和寻求的心情,意思是在这个世界上,哪里可以找到像西湖这样的美景?这里强调了西湖的独特和难以寻觅。 3. 风月无边酒一壶:这一句描绘了一个人在这样的美景中饮酒的场景。这里的“风月”指的是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宁静
邓觉非寓舍即事 老屋幽深静掩门,四围多有古碑存。 庭前黄叶无人扫,留得秋风在树根。 注释: 1. 老屋幽深:形容老房子非常古老和安静。 2. 静掩门:静静地关闭了门,表示这里很少有人来访。 3. 四围多有:四周有很多。 4. 古碑存:古时的墓碑还保存着。 5. 庭前黄叶无人扫:院子里的黄色叶子没有人去打扫。 6. 秋风吹在树根:秋天的风轻轻吹过树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老的房子
【释义】: 冷灶没有烟火,过了中午,饥肠辘辘的童鹤望邻人家炊烟,忍不住细嚼梅花,不信梅花不疗饥。 【赏析】: “冷灶无烟过午时”,诗人描绘了一幅清冷、孤寂的景象。冷灶没有烟火,意味着诗人已经很久没有吃到热乎乎的饭菜了。过午时,即到了正午时分,这是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候,人们开始准备午餐,而诗人却只能忍受饥饿。 “可怜童鹤望邻炊”,这句诗中的“可怜”二字,表达了诗人对童鹤处境的同情和怜悯
【注释】 1. 听雨轩:即“听雨”的屋舍。 2. 静夜宜:在静夜里最合适。 3. 炉香:指点着的熏香。 4. 敲窗响:指风吹树叶的声音。 5. 开门落叶时:指风声,因为秋风起落叶多。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的小诗。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写了秋夜听雨的情景。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清新,耐人寻味。 首句说“此地偏于静夜宜”,意思是说这幽雅的听雨轩最适宜于在寂静的夜晚去听雨
【注释】 西湖城边水阁:在杭州西湖西北岸,即“孤山”之南。 即事:眼前之事,指眼前所见景色。 葛岭:在今杭州市西湖区,相传晋代王献之爱妾吴娃葬于此地。 伤悲:伤感、悲伤。 歌童舞女:指唱歌跳舞的歌女。 一带枯桩:一根干枯的树枝。 鹭鸶:水鸟。 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在杭州西湖边水阁饮宴时看到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繁华时代的怀念和伤感之情。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