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逢
舟中枕上 官塘来往纤纷纷,月入疏篷漏碎纹。 数尽寒更天未晓,两三声雁枕边闻。 注释: 舟中枕上:在船中睡觉。 纤纷:指纤夫的行列。纤,通“骈”,并排;纷,众多。 官塘:即官河或官渠。 漏碎纹:指月亮照在船上,使水中的波纹像细碎的花纹一样。 更:夜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乘船时的情景。首句描绘了官塘上纤夫的行列,第二句则描述了月亮进入疏篷漏出碎纹的景象
【注释】 寄申屠雪矶:写给申屠雪矶的诗。申屠雪矶:名不详,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友人。 何由慰所思:用什么方法来安慰自己的思念之情? 几回重读寄来诗:几次重新阅读你寄来的诗。 定应闭户敲推处:我一定在关上门,敲击着推门的地方,等待着。 雪满渔矶:雪积满渔家的小码头,这里指代诗人的住所。 未必知:可能不会知道。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申屠雪矶所作诗作的回应。诗人以“重读”为线索
这是一首怀人诗,作者在平江(今江苏苏州)寄给友人薛梅坡。诗人通过描绘与薛梅坡的交往经历来表达自己对这位朋友深厚的友谊和怀念之情。 首先看第一句“别君五十载春冬”,意思是作者已经分别了薛梅坡五十年了,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春天和冬天都过去了。这里的“别君”指的是分别朋友,“五十载”表示时间之长,表达了诗人与薛梅坡之间的友情跨越了半个世纪之久。 接着是第二句“遥想年来亦老容”
诗句原文: 老尽黄花梅又开,故人不见入城来。 译文注释: 老尽了,黄色的菊花已经盛开,然而故人却不见踪影,无法进入城中相见。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思念之情的作品。通过描述菊花盛开的景象以及故人的缺席,表达了诗人对故人深深的怀念和期待再见的心情。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武康县北三桥步”作为背景,增加了诗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篇名句的背诵、理解和默写的能力。考查的方式为选择题,每个句子中均有人名、地名、官职、典故、誓词等文化元素,这些元素都有较强的迷惑性,答题时首先要仔细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句子,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看是否有误。本题要求填写“寄黄鹤山吕雪村”,所以应从吕雪村的角度来理解诗句。 【答案】 君从庐墓我西东,数载惭无一字通:你从庐墓(指黄鹤山)来到我这里,已经有好多年了
怀寄碧澜赵右之 以诗相寄表殷勤,君信如何竟不闻。 每向友朋门首过,有琴声处必思君。 注释: 怀寄碧澜:思念并寄予碧澜(赵右之)。 以诗相寄:用诗歌表达心意。 表殷勤:表示自己的一片殷情。 君信如何:你究竟怎么样。 竟:到底,到底还是。 向:面对。 友朋:朋友。 门首:家门的前面。 过:路过。 有琴声:听到有人在弹琴。 处:地方,这里指弹琴的地方。 必思君:一定在思念你。 赏析:
注释:谢陆梅涧曹靖庵看了我的诗后,又和了我的五言诗。我不知道后来的二稿流传下来后,还能有谁能续写你的诗呢?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曹靖庵的赠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曹靖庵才华的认可和赞美,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诗歌传承的关切。诗人通过对比自己和曹靖庵的诗作,强调了诗歌创作的不易和珍贵。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于诗歌传承的担忧,担心后来的诗人无法继续创作优秀的诗歌
注释:远方的朋友来找我,我很高兴。他特地来拜访我这个老诗人。他千里迢迢来看我,我却一无所获,一句也写不出。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对远来求诗的朋友们的答谢诗。首句“远友相寻意极浓”,表达了友人来访的情意浓厚;次句“尽言专访老吟翁”,则写出了友人专程来访,是为了拜访我这个老诗人,足见情谊之深。三、四两句“来从千里求诗去,愧我全无一句工”表达了诗人谦虚自责的心情
【注释】 童梅岩:指作者的朋友。梅岩是作者的号,这里代指其人。 “数尽寒更六十点”:数尽:算完。更:古代把夜间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一夜共十次,合为60点;又因一更子初起,所以称“夜深”。 “钟声听了又鸡催”:听钟声:听到报晓的钟声。催:催促。 “枕间展转不得睡”:展转:翻来覆去。 “底事故人犹未来”:底事:什么原因。底事犹未来:即“为什么还未来”,意思是为什么还不见人来。 【赏析】
【注释】 1. 简斋:即韩简斋,作者的朋友。 2. 拟:打算。 3. 苍苔:青苔。指山野间小路上湿滑不平的泥土。 4. 飘零:落花纷纷飘散。 5. 醉一回:指赏梅饮酒。 【赏析】 《寄韩简斋老友》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此诗表达了对友人韩简斋的怀念之情。 首句“曾问梅花开未开”,诗人询问了韩简斋是否已经看到了梅花。这里的“梅花”既指自然界的梅花,也暗示着友情。诗人通过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