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逢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此诗是诗人为吴门制笺者写的一首赞美之作。首句“剡藤光泽净无瑕”写纸的质地光洁、洁白;次句“捣杵工夫自一家”点出造纸工艺的独特之处,即捣舂时用杵击捣纸浆,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能把纸浆捣得既稠又薄;第三句“安得张颠醉狂笔”以张颠自比,说明自己技艺高超,能写出神妙的作品;末句“此中飞走活龙蛇”写作品的神韵,即在作品中飞动着如龙蛇般的气势,使作品显得生动活泼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石湖景色的诗作,以下是逐句的释义: 1. "十里湖光漾碧霄":描绘了湖面广阔、水面如镜的景象。这里的“十里”形容湖的面积广大,而“漾”字则形象地描绘出了湖波荡漾的情景。同时,“碧霄”则形容湖水的颜色如同蓝天一般清澈透明。 2. "山云吞吐笔难描":这句诗通过比喻的手法,形象化地表达了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诗人用“吞吐”来形容山间云雾的变幻莫测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花园场景。 "满地盆花间样栽,四时长有好花开。"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园艺艺术的热爱和赞美。他用“盆花”来指代花卉盆栽,这种种植方式既便于管理和养护,又能保持花卉的鲜活和美观。而“四时”则强调了植物生长的持久性和季节变化带来的美景。这句诗传达了一种和谐、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美感,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四季更替中花朵盛开景象的欣赏。 "劝君莫惜供花费,只恐园丁不献来
舟中偶成 江海船行东复西,风蒲高挂一樯危。 往来逆顺休相讶,逆者还须有顺时。 注释: 1. 江海船行东复西:形容江海之船在大海中行驶,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2. 风蒲高挂一樯危:风吹动芦苇,使得桅杆高高地悬挂起来,形象地描绘了江海航行的艰难。 3. 往来逆顺休相讶:指无论行驶的方向是顺流还是逆流,都不必感到惊讶。因为无论是顺流还是逆流,都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 4. 逆者还须有顺时
【注释】: 此花:指山茶。别是山茶种:即别种的山茶。鹤顶:指茶花的花形如鹤顶,故称“鹤顶”。丹红眩碧柯:形容山茶花色鲜艳,红艳夺目。 开出多心虽可爱,一心好处不须多:意思是说虽然开有多种颜色的山茶,但只有一种颜色才是最美的;如果只有一种颜色也就足够了,不必再多种颜色。 赏析: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力表达了对山茶的喜爱之情。诗人通过对山茶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
这首诗的格式是五言绝句,共四句。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详细解读: 1. 第一句:子分黑白似精兵,相对沉吟手自停。 - 注释:棋子被分为黑白两色,就像是精锐的士兵一样。双方在对弈中相互对峙、沉思,各自下棋时手不停顿。 - 赏析:这一句通过比喻,将棋局中的黑白棋子比作精兵,形象地描绘了棋局的紧张和复杂。同时,“手自停”表明棋手在思考下一步棋时会非常慎重,不会轻易下棋。 2. 第二句:一著要须寻活路
【注释】太仓道:古时称江南地区为“太仓”,所以有“太仓道中”之说。扁舟:小船。沽酒处,买酒的地方。 【赏析】这是一首纪游诗。诗中通过诗人的观察、体味和感受,展现了江南农村的宁静生活画面。全诗写景清新明丽,语言朴素自然,风格质朴浑成,富有情味,是一首成功的纪实性作品。此诗首二句写景,三、四句写人。前两句描写了江面上暮色蒙蒙、烟雾茫茫的景象,接着点出此时此地正可乘舟小憩
【注释】: 鳌山山下:鳌山,又名灯山,是一种高高的彩灯架子。 即事:眼前所见之事。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元宵节的盛况。诗的前两句写元宵节时人们赏花灯的景象。“元夕牌”即元宵节的牌楼,上面写着大字的灯谜。“高悬彩架果然奇”是说灯会的彩灯高高悬挂起来,真是奇特。“果然”是的确如此的意思。“鳌山山下人来往”,鳌山,又名灯山,是一种高高的彩灯架子,人们在鳌山山下来往不绝,欢度佳节。
露气侵衣月满船,梦回依约五更天。 枕间听得鸣鸡犬,知在谁家村上眠。 注释:太仓道中 其一露气侵入衣服,月光映照在船上,我仿佛回到了梦中,隐约记得是在五更天醒来。在枕头旁边可以听到鸡鸣犬吠的声音,我知道这是在某个人家的村子里睡着。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图景。首句"露气侵衣月满船",描绘了夜晚的寂静和美丽的景象。第二句"梦回依约五更天",表达了诗人对梦境的回忆和留恋
寄卢进斋 酒边无日不团栾,独冷斋中忆旧欢。 窗外一株红杏树,三年不得与君看。 注释与赏析 1. 诗句翻译 - 酒边无日不团栾:在喝酒的时候,没有一天不是大家聚在一起的欢乐时光。 - 独冷斋中忆旧欢:独自一人在寒冷的书斋中,回忆起过去的快乐时光。 - 窗外一株红杏树:窗外有一棵树,树上开满了红色的杏花。 - 三年不得与君看:已经三年没有机会和您一起欣赏这棵树的花。 2. 译文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