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湖光漾碧霄,山云吞吐笔难描。
宜凉宜月犹宜雪,何独行春过此桥。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石湖景色的诗作,以下是逐句的释义:

  1. “十里湖光漾碧霄”:描绘了湖面广阔、水面如镜的景象。这里的“十里”形容湖的面积广大,而“漾”字则形象地描绘出了湖波荡漾的情景。同时,“碧霄”则形容湖水的颜色如同蓝天一般清澈透明。

  2. “山云吞吐笔难描”:这句诗通过比喻的手法,形象化地表达了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诗人用“吞吐”来形容山间云雾的变幻莫测,仿佛有一只大手在不断地吞噬和吐出云雾。这样的描述既富有诗意又充满了想象力。

  3. “宜凉宜月犹宜雪”:这句诗则进一步强调了石湖四季变换多姿的特点。无论是春天的温暖还是夏天的清凉,无论是月光下的静谧还是雪花飘落时的洁白,石湖都显得那么迷人。这种对比和叠加的写法,使得整个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4. “何独行春过此桥”:最后一句则是诗人感慨万千的地方。他感叹为何只有春天才能走过这座桥?这里既可能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也可能暗示着石湖在春天时更显得生机勃勃、美丽动人。同时,“此桥”也成为了整首诗的焦点,使得读者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这座桥上。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石湖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美丽。其中,“十里湖光漾碧霄”一句,将湖面的广阔无垠和湖水的清澈透明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山云吞吐笔难描”则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山间云雾的变幻不定,令人印象深刻。此外,“宜凉宜月犹宜雪”一句,巧妙地将四季变化与石湖美景相结合,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层次感。最后,“何独行春过此桥”一句则引发了读者对石湖美景的无限遐想,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深入人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