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贽
雪片纷纷帐外飞,晓寒微透缕金衣。 汉宫迢递知何处,只有清宵一梦归。 注释: 1. “雪片纷纷帐外飞”:雪花纷纷扬扬地从帐篷外飘落下来。 2. “晓寒微透缕金衣”:清晨的寒冷中,薄薄一层霜雾透过穿着金色衣服的人。 3. “汉宫迢递知何处”:遥远的汉宫中,不知在何处。 4. “只有清宵一梦归”:只有在这个清冷的夜晚,她才能像做梦一样回到汉宫。 赏析:
注释:田野荒芜,秋天的野草已经长满了田地。牛羊践踏出一条路来。 牧童吹着笛子回家,萧萧的秋风吹过野棠树,落叶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诗人通过描绘田荒、牛羊、牧童归等景象,生动地展现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田园风光画卷。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无奈,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重别李评事(一作《重别李评事》)酒尽离杯欲别难,只凭书札报平安。 明宵何处孤舟泊,露湿蒹葭月色寒。 注释: - 酒尽离杯:酒喝完后,离别的酒杯难以端起,形容离别时的情景。 - 凭书札:用书信来传达消息。 - 平安:指身体健康、没有危险。 - 明宵:明天晚上。 - 何:疑问词,哪里。 - 泊:停船。 - 蒹葭:一种水生植物,常用于形容水边的景象。 - 月色寒:月光如霜,给人以寒冷之感。 赏析:
【注释】 山溜:山间的小溪。 松庭:松树成荫的庭院。 西峰:指西高峰,位于浙江绍兴市柯岩风景区内,海拔401.7米,相传为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别墅。 残月:残缺不全的月亮。 趺坐:盘腿坐下。 佛灯:佛前的灯火。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佛教寺庙夜景的七绝诗。首句写山间清溪细细流淌;二句写寺院松林中夜宿的僧人入眠;三句写从西边高高的山峰上,月亮坠落;四句写在月光照射下,僧人趺坐在明亮的佛像前诵读经文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岸花”的意思是岸边的花。“岸”,岸上;“锦”,指鲜艳绚丽的花朵;“繁枝映柳条”,意思是岸边花繁似锦,繁茂的枝条映衬着柳树的条条细枝。游人最相惜,来此久停桡,意思是:岸边的花繁如锦色,繁盛的枝条映衬着柳条的条条细枝。游人最喜欢这种花,来到这里久久地停船观赏。 【答案】 岸上花如锦
【注释】凉州:指唐代西北边地,今属甘肃。哀笳:悲切的笛声。戍楼:边塞上的瞭望楼。不见平原多见山:指边塞荒凉、人烟稀少。惆怅:伤感。葫芦河:即弱水。古神话说黄河发源于昆仑山北的弱水之侧。 【赏析】这是一首写边关思乡的诗。首句“哀笳遥起”写戍楼上传来凄切悲凉的哀笳声。第二句“少见平原多见山”,写戍边之地,平畴旷野难得见到,而荒山野岭却比比皆是。两句一扬一抑,顿挫有致。第三句“惆怅葫芦河上客”
【注释】 江上柳丝丝:形容春天柳树的枝条细软,如丝般柔长。 后夜:晚上。 他乡:异乡,外地。 相思却念别离时:思念家乡的时候,想起离别的时刻。 【赏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之作。首句“东风江上柳丝丝”,以春日之东风、江上的杨柳、依依惜别的情态,勾勒出一幅送别时特有的环境与气氛;次句“此际分襟更觉悲”,点出分别之时,离愁别绪,更令人伤感;三句“后夜他乡对明月”,写别后思念之情
以下是《送裴郎中贬吉州》的逐句释义: - 数声风篴楚江头:诗人站在楚江边,听到几声风铃声,这是风吹过竹制的酒器发出的声响。"楚江"指的是长江流经的楚国地界,即今湖北、湖南一带。"篴"是古代的一种酒器,用竹子制成,常用于饮酒时发出清脆的声音。 - 把酒相看别泪流:在分别的时刻,诗人和裴郎中举杯共饮,但两人的眼中都充满了离别的泪水。这里的“相看”意味着彼此凝视,而“别泪流”则表达了深深的不舍和悲伤
注释:春天已经来临,杨柳树的花朵飘落在楼上,我闲下来弹奏琵琶,独自抒发自己的愁绪。玉门关的人已经离开得很远了,珠帘不忍心被卷起来。 赏析:此诗以“春深”开篇,描绘了一幅柳絮飘飞、春风骀荡的春日景象。诗人身处青楼之中,心情郁结,借弹琵琶来排遣心中的烦忧。然而,在弹完一曲之后,诗人不禁陷入了更深的惆怅之中——因为那遥远的玉关之人已经离去,留下的只有孤独和思念。最后一句中的“不忍”二字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给朱异的。李白与朱异在天宝三年(744年)相遇于金陵时结为知交,二人志趣相投,诗酒往来,感情甚笃。 朱异字君集,河南开封人,是唐玄宗的女婿、宰相韦见素的儿子。开元年间,他因父功任中书舍人,后因事被贬谪到岭南,晚年才迁任尚书右丞,死在长安。 朱异为人正直,不附权贵,敢于直言,因此得罪了当朝权贵,被流放到边远地区。李白对他十分同情,写此诗送行。 【注释】: 1.沧浪:指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