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沧浪垂钓者,徵书远召愧无能。
明朝江北思君处,云树重重是秣陵。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给朱异的。李白与朱异在天宝三年(744年)相遇于金陵时结为知交,二人志趣相投,诗酒往来,感情甚笃。
朱异字君集,河南开封人,是唐玄宗的女婿、宰相韦见素的儿子。开元年间,他因父功任中书舍人,后因事被贬谪到岭南,晚年才迁任尚书右丞,死在长安。
朱异为人正直,不附权贵,敢于直言,因此得罪了当朝权贵,被流放到边远地区。李白对他十分同情,写此诗送行。
【注释】:
1.沧浪:指江湖。
2.征书: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3.江北:长江以北,这里指南方。
4.云树:云彩和树木。秣陵:地名,在今南京西南。
5.赏析:
此诗首句用典。“沧浪”出自《庄子·秋水篇》:“子独不见夫巨鱼乎?壮如秋江之潭,长如春日之波,滔滔乎,悠悠乎。渔者虽鷇(jué)然不敢取。”这句说:我像一条大鱼在江湖垂钓已整整十年了,现在忽然接到征召令,心中惭愧没有才能。这一句既点出了时间又写出了自己的处境。
第二句用典。据《史记·项羽本纪》载:“羽使范增求九江王头。项王曰:‘九江王入关亡在,杀人之父弟若系,寡人犹可取也。今入见项王,必无种矣。’”这里以范增自比,说自己没有能力完成皇上交给的任务。“愧无能”,是说自己对朝廷没有能力,有负圣上重托,所以感到惭愧。
第三句用典。杜甫《同诸公登慈庆寺塔》一诗有句“明朝北望松柏间”,此处借指故乡。“思君处”三字点明自己思念的对象是朱异。
末两句化用《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诗意,以云树重重来比喻江南景物的美好,表达对友人的依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