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桃李满晴园,策杖看花到水源。
萝屋数椽云树里,萋萋芳草旧柴门。
【注释】:
过郑山人:访访郑山人。郑山人,作者的朋友。
东风桃李:春风中盛开的桃李花。
策杖看花:手执拐杖观赏花朵。
水源:水源之地。
萝屋数椽:用藤萝编织成的小屋。
云树里:云雾缭绕的树木之中。
萋萋芳草:茂盛的青草。
旧柴门:陈旧的柴门。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宣宗大中五年(851)春,当时诗人在长安,而友人郑山人隐居在终南太乙峰上郑村的郑氏山庄。郑氏山庄周围是茂密的山林,山前有小溪流过,春天来临时,满园桃花、李花竞相开放,诗人便拄着手杖到山下游览。他来到山脚下时,抬头仰望,看到一座茅屋,是用藤蔓编成的,十分简陋。诗人走近一看,发现那屋子位于云雾缭绕的树林里,十分隐蔽。再往前走,只见绿草茵茵,野花繁盛,那是郑山村人旧日柴门外的地方。诗人站在此处,不禁感叹道:“郑村之人真清高啊!”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郑村山庄游览的情景。“东风桃李满晴园”,春风和煦,万物复苏,正是踏青的好时光。诗人来到山下,看到满园的桃李花开得正艳。“策杖看花”中的“策杖”是指拄着拐杖,这是老人的一种步行方式。“看花”指赏花。“水源”指山脚下的小溪。“策杖看花”说明诗人是在春游。
“萝屋数椽云树里,萋萋芳草旧柴门。”诗人走到一处用茅草盖顶,树枝缠绕的小屋前面,这里四面被云雾笼罩,只有几间茅草屋显露出来。“萋萋芳草”是形容草丛茂密的样子。这两句写山中环境幽雅,诗人对朋友的居所感到惊奇。
此诗描写了郑山村人简朴的生活环境,以及作者对其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清新,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