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树夕浮烟,花香入锦筵。
醉歌翻楚调,远道出秦川。
帘影留残月,钟声促曙天。
他时各相忆,记取怆离年。

【注释】

  1. 庭树夕浮烟:庭树在傍晚时分的烟雾中若隐若现。
  2. 醉歌翻楚调:喝醉酒后唱起了楚地的曲调。
  3. 远道出秦川:走出远方的秦川地区。
  4. 帘影留残月:窗帘的影子映着残缺的月亮。
  5. 钟声促曙天:寺庙的钟声催促清晨的到来。
  6. 他时各相忆,记取怆离年:以后我们各自思念对方的时候,不要忘记那令人伤感的离别之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别离情景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夜晚庭院的景象、花香入筵、醉歌等元素,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以及对未来相见的期待和不舍。

首句“庭树夕浮烟”,用“庭树”作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庭院中树木被烟雾笼罩的景象。这里的“浮烟”,既形容了树木与烟雾交织的情景,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次句“花香入锦筵”,诗人把花的香气引入到锦绣般的宴席之中,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美好的氛围。这里的“锦筵”,不仅指宴会,也象征了友情的美好和珍贵。

第三句“醉歌翻楚调”,诗人在醉酒后唱起了楚地的曲调,这既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是对友情的一种表达。楚调悠扬,给人以美的享受。

第四句“远道出秦川”,表达了诗人离开秦川地区的无奈和辛酸。这里的秦川,不仅是地理概念上的一个地方,更是诗人情感寄托的象征。

第五句“帘影留残月”,描述了窗帘的影子留在半明半暗的残月之下,给人一种静谧而孤独的感觉。

第六句“钟声促曙天”,以寺庙的钟声为引子,催促着清晨的到来。这里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又有对新一天开始的期待。

最后一句“他时各相忆,记取怆离年”,诗人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身处何方,都能相互思念,不忘那段令人伤感的离别之年。这里的“怆离年”,既指过去的离别之年,也象征着人生中不可避免的离别时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别离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怀念和对未来相见的期盼。同时也反映了人生中的离别与重逢,让人在品味诗句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人生的酸甜苦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