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涓
泽癯山嶝月明中,笔底精神擅化工。老干疏花生意在,纷纷开谢任东风。 注释1:泽:泽,水名,即今浙江嘉兴市西南的南湖。癯(qú):瘦。山嶝(dèng):山岭之间的小道。笔:指画笔。工:技艺高超的工人。老干:枯干的枝条。疏:稀疏。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作者通过描绘墨梅图的生动景象,赞美了它的顽强生命力和不畏严寒的高贵品质,寄托了自己的爱国情怀。 首句“泽癯山嶝月明中”,描写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赏析。作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内容,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和内容进行分析。此诗的作者是朱熹,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朱熹认为“易”为儒家五经之首,是“六艺”中的精华,因此他主张“以《易》教天下”。朱熹在《朱子语类》中提出:“读易者,须是识得个大指头来。”朱熹认为《易》之学,“至理从来无古今”,而后人删注转迷沉。朱熹在《读易详说》中提出:“遗经独抱加潜玩
【注释】 幽兴:深隐的情怀。回首:回顾。 红尘:尘世,人间。机:机会。 云山应不负心期:云山不会辜负自己的愿望。 晚来:傍晚。清溪:清流的小溪。 散步:漫步。 长歌:高声唱。 觅:寻找。紫芝:指灵芝。 【赏析】 《幽兴》是南宋诗人陆游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傍晚时分,漫步于清流小溪之上,一边吟咏长歌一边寻觅灵芝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然和高洁生活追求的美好愿望。
【注释】 幽兴:隐居的情趣。束书屏迹:把书卷收起来,不再读书,表示隐居。屏迹,屏除足迹。深似海:形容门外尘土堆积如山,深广无边。桃李:指家宅周围栽植的桃树和梨树,比喻子孙或朋友。 【赏析】 《幽兴》是一首描写隐士闲居生活的诗。诗人以“幽兴”为题,意在抒发自己对隐逸生活的感受与向往。首句写他退隐到山林之中,远离了尘嚣,专心读书,不再为官;次句写他白发苍颜,年老体衰,依然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
【注释】 幽居:隐居生活。柏子香:柏树的香气。黄庭:道家经典著作《黄庭内景经》的简称,指修炼的法门。闲:无事之时。写:书写。 【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在幽居中的生活情趣,表现了诗人恬淡、宁静的生活态度。首句“幽居无事总忘形”,点出了诗人的隐逸生活;第二句“草绿柴扉昼不扃”,写出了诗人的闲适生活;第三句“柏子香消清昼永”,写出了诗人的超脱生活;第四句“闲凭琴几写黄庭”,写出了诗人的修炼生活
【注释】 惠连:南朝宋谢惠连,善作文章,曾梦见洛神。 清圆:指诗歌的意境清新圆熟。 袖里应无笔似椽:比喻自己的文才不及古人。 【赏析】 此诗首联写诗人对惠连梦中见洛神的羡慕;颔联自谦,说自己年岁日长,才华不进;颈联自比,言自己才能不及古人,故袖中无笔。 全诗以“幽兴”为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自己才能的自信和自负
这首诗以游赤松为主题,描写了桃花流水、洞口仙凡、春风人世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桃花流水出红尘”一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桃花盛开于流水之中,如同红色的花瓣飘落于碧绿的水面上,形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这里的“红尘”,通常指的是繁华的世界,而这里则是指人间的纷扰与喧嚣。诗人通过这句诗,将桃花与流水相联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洞口仙凡隔几邻”一句
注释: 1. 游赤松:即游览赤松,这里指的是游览传说中的赤松子修炼成的赤松真人的道场。 2. 金华三洞:指传说中的道教圣地,位于浙江省义乌市,有三座山洞,分别被称为“天门”、“地门”和“水门”,合称为“金华三洞”。 3. 今日来游信有缘:今天能来到这里游览,真是命中注定的事。 4. 丹井:指道士修炼的地方,用丹砂(一种矿物质)砌成井台,用以炼丹。 5. 瑶草碧:形容瑶池中的灵芝
注释: - 游赤松:即《游赤松》一诗的简称,这里直接引用。赤松,指道教传说中的赤松子,相传为仙人所居之地。 - 琳宫玉宇锁崔嵬:琳宫玉宇,用来形容宫殿华丽、珍贵。崔嵬,形容山势高耸。 - 绝顶松窗对月开:在山顶上的松树间,有窗户对着月亮开放。 - 昨夜仙翁骑鹤去:昨夜,指的是某个晚上或者某个时刻。仙翁,指仙人。骑鹤去,形容仙人骑着鹤离去。 - 五云深处采芝回:五云,指的是五种颜色或五种境界
注释:整个春季我都为惜春而忧愁,杜鹃的叫声让我无法停止。最是令人讨厌的是,我难以忍受这种怀乡之情,在落花风雨的五更时分最为强烈。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和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其中“一春多为惜春愁,无柰鹃声叫不休”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自己的内心感受。杜鹃的叫声让人无法停歇,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而“最是恶怀难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