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名为《和吴正传五台怀古韵姑苏台》。下面是诗句的逐句翻译和注释: 1. 楚王昔日游台上,前望巫峰近相向。 【注释】楚王:指历史上楚国的君主。游台:泛指游览之地。前望:向前远眺。巫峰:传说中的山峰。相向:相对立或相对应。这句诗描绘了楚王当年站在高台上俯瞰远方的场景。 2. 青枫锦石丛古祠,暮雨朝云依叠嶂。 【注释】青枫:一种常绿乔木,叶子呈深绿色。锦石
和吴正传五台怀古韵姑苏台 楚台云栋连天宇,伯气凭陵横九土。 方会诸侯求鼎时,天下无周而有楚。 一朝吴蔡兵合谋,孤舟江路谁从游。 宫花晓露细腰泣,空山落日饿鬼愁。 春风过眼秋萧瑟,■人一饭那能得。 道傍块土栖草烟,夜寒梦落空台前。 注释: 1. 楚台(楚国的宫殿):指历史上春秋时期的楚国都城,在今天的河南省信阳市境内。 2. 云栋(建筑上的横梁):古代建筑中用来支撑屋檐的大型木梁。 3.
阖闾城畔姑苏台,百花洲上千花开。 笙歌半空晓未绝,一声落月啼乌来。 蛾眉颦翠愁如簇,空捧春娇在心曲。 沧江罗网纵鲸鲵,碧瓦丘墟走麋鹿。 凄烟惨日潮生处,怨满鸱夷犹不悟。 甬东东海不可栖,剑光夜冷吴山路。 注释: 1. 阖闾城畔姑苏台:阖闾是春秋时期吴王的名字,姑苏台是苏州的古称,这里指的是苏州的姑苏台。 2. 百花洲上千花开:百花洲是指苏州的一个著名景点,千花盛开。开,开花。 3.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需要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及思想倾向,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语言的特点,注意答题模式:首先指出该联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如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视听结合等)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然后指出诗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偶、排比、夸张等),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注释】 1.昭王:指吴国的君主。兴宗社:振兴国家。2.郭君:指郭隗。3.郭君一语捐千金:指郭隗向燕太子丹献计,使燕国招贤士来归,为燕国强盛出力。4.齐人蹴踏犹儿曹:指燕国与齐国交战时,齐军用脚蹬踏燕军,如同小孩子玩耍一样轻率。5.三军旗帜:指燕太子丹的军队。6.乐生既去:指乐毅离开。乐毅是战国时期燕国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7.半空剑气青云高:指乐毅在攻下齐国七十余座城池后,率领燕军凯旋而归
【题解】 此诗为题画诗。写诗人在渔家住宿,观其睡梦的情态。首句写惊涛拍岸之声使诗人从睡梦中惊醒。次句写鸥鸟分梦下遥汀。三句写自己拥绿蓑、卧芦花、望明月,感叹羊裘动客星的孤寂情怀。末句点出诗人观画后的心情。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 【注释】 ①睡渔图:即《渔歌图》。②拍岸惊涛唤不醒:指夜半时分,浪涛拍击着岸边的声音,把人从睡梦中叫醒。③轻鸥分梦下遥汀:形容鸥鸟轻盈地飞到遥远的沙洲上
《和靖索句图》:诗人金涓的七言绝句杰作。诗中,诗人借东风与梅花的对话,展现了一种高洁孤傲的品格,表达了诗人在逆境中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的决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分析: “耸两肩寒瘦不禁”这一句,通过形象化的手法,描绘了诗人身体上的特征,同时暗示着其内心的坚韧与不屈。这种描写不仅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外貌特点,也反映了他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毅态度。 “东风独立久沉吟”则转入主题
《幽兴》 闭门不出动十日,雨后凭栏眼倍明。 万树飞花将欲尽,一池春水涨浮萍。 注释: - 闭门不出动十日:指长时间闭门不出,没有出门行动。 - 雨后凭栏眼倍明:指雨水过后,站在栏杆边看得更清楚。 - 万树飞花将欲尽:形容树上的花朵纷纷落下,好像要落尽了。 - 一池春水涨浮萍:形容春天的池塘水波荡漾,漂浮着浮萍。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人在雨后的宁静景色中,长时间闭关不出,欣赏自然之美的情境
诗句注释: - 乱石吹云出晓溪:乱石指的是参差不齐的石头,吹云则是指风吹动云彩,从字面意思上来看,这句诗描绘的是一幅清晨的山水画面,山石参差不齐,被风吹动的云彩从山上飘洒至小溪。 - 又随流水到春畦:又表示接着的意思,流水指的是溪水,春畦是春天的田地,这句诗描述了溪流继续流向春天的土地。 - 无心梦到商林去:商林指的是商业林立的地方,这里可能暗指名利场或繁华之地,无心则是没有心思去做其他事
子猷乘兴图 月照梅花雪点春,小舟危坐醉中身。 注释:子猷指的是王徽之,他乘着兴致去游玩,看到梅花被月光照耀得如同雪花一般洁白,春意盎然。他在小舟上坐着,沉醉于这美好的景色之中,完全忘记了自己。 译文:王徽之在月光下欣赏梅花,看到梅花被月光照亮,犹如雪花一般洁白。他坐在小舟上,沉醉于这美好的景色之中,完全忘记了自己。 赏析:王徽之是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他的才情和品味在当时无人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