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衡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这是一道基础题,考生要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并在此基础上把握诗歌的基本框架。此诗首联写登山观景的缘由;颔联写登高览胜的所见;颈联写游赏时的所见;尾联抒发自己的情怀。 【答案】 译文:听说黄华山水好,我来一览气增豪。镜子台对着耸立的山峰,瀑布水声惊喷到万仞高的峭壁。早上云烟缭绕,云雾生在洞府里,天霁时霏霭散开到林皋。谁又能早日完成终养之志
学题武郎中桃溪归隐图二首 桃溪风景写横披,浑似秦人避乱时。 万树春红罗锦绮,一湾晴碧卷琉璃。 饮中更听琴声雅,静里初无俗事羁。 他日君侯归此隐,肯容闲客日追随。【注释】: 1.桃溪风景:指桃溪的风光景色。2.秦人:泛指南北方少数民族。3.万树春红罗锦绮,一湾晴碧卷琉璃:用色彩鲜艳的丝罗织成的罗锦,和碧绿的水波相互映衬,形成一幅生动的画面。4.饮中更听琴声雅:在酒醉之后,还能欣赏到琴声悠扬动听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病中杂言五首·其二 莫怪新贫压旧贫,贫来尤觉此心真。 自怜孤力膺邪议,常欲幽居远市尘。 千里烟霞山障晓,一竿风月野桥春。 凭谁寄问乡间老,我去何人愿卜邻? 注释: - 莫怪新贫压旧贫:不要奇怪新来的贫困者压过了旧时的富有者。 - 贫来尤觉此心真:在贫困之中更能感受到自己内心的真实和坚定。 - 自怜孤力膺邪议:我独自承担着被误解的委屈,忍受着孤独。 - 常欲幽居远市尘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概括诗歌内容要点,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时,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抓住诗中所描写的景物,把握诗中表达的情感。本词是苏轼在孙氏别墅春游时的即景抒怀之作。“闻道孙家别业新”,诗人听到消息后,便邀请儿子们一起来寻春。“红韬瘦藟花初动”,春天来临,花儿盛开,红绿相间。“黄染轻梢柳未匀” ,黄色的花朵点缀着枝条,柳枝还不太浓密。“兴况便为生意好” ,心情愉悦
诗句释义 1 “春来秋去客中情” - 表达了诗人在异地他乡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 2. “转首光阴十岁经” - “转首”意为转眼之间,“光阴”指时间,“十岁经”即十年。这句话描绘了诗人回望过去,发现已过十年的时间。 3. “学苦炼成心下赤” - 表示通过长时间的学习与磨砺,内心变得坚定和纯洁。 4. “愁多消却鬓边青” - 通过忧愁的减少,鬓边的白发也逐渐变淡。 5. “眼前世事翻棋局” -
【注释】 苦雨伤秋稼——苦:难;稼:庄稼。秋天里连绵不断的雨水损害了庄稼;朝云忽放晴——朝云:早晨的云,比喻指日出。突然放晴;碧空云尽卷——碧空:蓝天,青天;云尽卷:云彩完全散开,天空晴朗;沧海日初升——海:大海,指黄河、长江一带;沧海:指大河;日初升:太阳刚刚升起;久客天涯兴——久:长久;客:旅人;天涯:遥远的天边;兴:兴致;耕夫陇上情——耕者:农民;陇: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两省之间;情:心情
【注释】 但愿:只希望 吾儿:我的儿子 会读书:懂得读书 不妨:没关系,不怕 贫苦一钱无:没有钱 有肉头:有肉的头颅 元难厚:当然不能厚 项颈生筋自合粗:脖子生硬的筋自然粗大 暗里乘除皆造化:暗中的变化都是由天意所决定 分中操守是良图:按理应当做的事就是好的计策 识尽荣枯理:明白世事的兴亡之理 却笑苏张见趣迂:反而嘲笑苏秦、张仪见识浅薄 【赏析】 《病中杂言五首》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秋宵初感慨,展转不成眠。 - “秋宵”指秋季的夜晚,“初感慨”表示在这个特定的季节,诗人开始对一些事或情感产生深刻的思考和感受。“展转”意为辗转反侧,形容无法安睡。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思绪纷乱。 2. 老况青灯外,羁愁白发边。 - “老况”指的是老年人的状态或状况。“青灯外”可能指的是在室外环境中,一盏孤独的油灯发出微弱的光。这强调了诗人的孤单和岁月带来的寂寞
注释: - 花递香风入短棂,草抽新绿倚柴荆。 - “花递香风”指花儿散发着芳香的风,“短棂”是窗户上的横木或竖条。这句意思是花香随风进入短木窗内,草也抽出新绿靠在柴门旁。这里的“短棂”和“柴荆”都是用来形容环境的简陋与朴实。 - 正忧多病作身累,还喜幽居见物情。 - 这句的意思是我正担心自己的疾病让我身体疲惫不堪,但幸好有幽静的住所能够让我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景色和感受
直须眼孔大如轮,照得前途远更真。 注释:意思是说,只有胸怀广阔如圆的眼孔才能看得更远,看到未来的景象更真实、清晰。 光景百年都是我,华夷千载亦皆人。 注释:意思是说,即使是短暂的一百年,我也在其中,即使是广阔的中国与外国,也都是由我主宰。 痴阴冷堕云间雪,和气幽生地底春。 注释:意思是说,虽然身处黑暗的冬天,但内心仍然温暖如春。 此意若教贤会得,也甘颜巷乐吾贫。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