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玠
弁山 黄龙洞口晚云收,白鹤庙前春水流。 二百年来鲍君宅,看花看柳到溪头。 注释 弁山:即南岳衡山(位于今中国湖南省),主峰高300.8米。 黄龙洞:在衡阳市南郊的石鼓山上。 白鹤庙:在南岳庙附近,为纪念东汉末年名士祢衡而建。 鲍君:指唐代诗人杜甫。 赏析 《弁山》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回到故乡湖南时所作。诗中描绘了衡山的美丽景色和历史遗迹,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首句“黄龙洞口晚云收”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自赞写真,并赠给陈伯玉的。首联“有形本皆幻”,以佛教哲学观点,说明人世间一切有形之物都是虚幻的东西,是不存在的。第二联“聊与影相从”,进一步发挥上联之意,指出自己的影子也随着形体而移动,但影子是虚幻的,形体也是虚幻的,所以说是“聊与影相从”。第三联“于兹未能忘”,承上启下,点明自己之所以写真,并不是为了要与影子或形体有所区别,而是为了要与影子和形体融为一体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萋萋草带书窗碧” - 注释:描述了窗边的草丛,带有翠绿色,仿佛是在窗户上书写的碧色。 - 译文:窗外的草地繁茂,带着淡淡的绿意。 - 赏析:这一景致描绘了一处宁静而美丽的环境,通过“草带书窗碧”这样的形象化表达,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一抹翠绿在书卷间流动,增添了一份文雅的气息。 第二句:“瘦竹轻藤引客看” - 注释:竹子与藤蔓,都以瘦长的姿态出现
【注释】 似海:像海。使君:指诗人自己。佳云:美丽的云彩。蓬莱:传说中的仙山名,此处泛指仙境。溟涬(míng yùn):水气。万川:指无数河流。合散自有时:变化聚合自有时机。变化忽无迹:变化之妙,难以捉摸。霖雨:久雨。蛟龙:古代传说中一种能发雷电的神兽。这里比喻有才能的人或事物。 【赏析】 此诗首句说“似海云使君”,即写云的壮丽,为下文写云的神奇作铺垫。次句“佳云满蓬莱”写云彩之美,为第三
当湖早行 离离海气分,皛皛晨光发。 舟楫远相呼,川途正纡折。 翕目聊假寐,凉飙动毛发。 客路绕天涯,人家在林樾。 翻译: 清晨的湖面上弥漫着海的气息,明亮的阳光开始照耀大地。 远处的船只互相呼应,曲折的江流蜿蜒前行。 我闭上眼睛稍作休息,凉爽的风儿吹动我的毛发。 漫长的旅途穿越遥远的天地,沿途的村庄隐藏在郁郁葱葱的树林之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湖上早起旅行的情景。首联“离离海气分
前山如同矗立的槊,后山如同横倚的剑。 远处的高山像千万把牛角,近处的高山似牛头。 矾石头堆积着嶙峋的岩石,石头表面像尖刺一样锋利。 这里是没有徭役负担的地方,民俗仍然很诚实
诗句:水碧湘筠浪织成,粉蓝轻縠小惟屏。侍儿生怪风吹梦,故傍床头落剪声。 译文:清澈的河水如同湘竹编织成的波浪,轻轻拍打着岸边的石屏。侍女们惊讶地发现,一阵微风将她从梦中吹醒,于是轻轻地在枕头旁剪断一缕发丝。 赏析: 此诗描绘了夏日傍晚时分宁静而美好的田园风光。首句“水碧湘筠浪织成”,形象生动地勾勒出一幅碧波荡漾、湘竹摇曳的画面,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接着,以粉蓝色的轻縠(薄纱)为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郢的《示男曾》。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作者过去在甬上居住,后来到吴中郡的情景。接着两句表达了作者不愿与俗人交往,担心失掉名家的韵律。第三句“生儿似阿堆”,意味着他的儿子长得像阿堆一样胖乎乎的。最后两句则表示他担心儿子的习性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希望能够与学宫靠近以便于教育。 译文: 甬上居,昔日的家园;轻游吴中郡,曾经游览的地方。 耻从俗子言,不愿与俗人交往;恐失名家韵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金粟影》。下面是对每一行的逐句解释: 金粟影 - 金粟:形容物体表面像金子一样闪亮,这里指月亮或星星发出的光。 - 影:这里指月光照射下的影子。 曲曲阑干屋角西 - 曲曲:蜿蜒曲折的样子。 - 阑干:栏杆,这里指建筑物上的装饰。 - 屋角:房屋的角落。 - 西:方位词,表示方向。 波光夜色静相迷 - 波光:水面上反射的光。 - 夜色:夜晚的景色。 - 静相迷
【注释】 素庵旅次:指诗人在旅途中的一个简陋住所。 积雨敛溽氛,光风开日华:意思是说,由于连日的大雨使空气变得潮湿,但阳光一出来,又带来了清新的气息。 先生澹怀士,结屋如兰阇:意思是说,这位隐居者(先生)淡泊名利,安于贫苦的生活,就像种植兰花一样精心地搭建起自己的小窝。 庭下昌歜根,门前射千花:意思是说,院子里种着昌歜(一种植物),门前种满了鲜花。 □□□□□:这里应该是“□”字,表示某种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