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镇成
五色云开日上东,腊寒销尽得春风。 【注释】 1. 五色云:五彩斑斓的云彩象征着美好的景象。 2. 日上东:太阳从东方升起,意味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3. 腊寒:腊月的寒冷天气。 4. 销尽:完全消失。 5. 桃源:古代传说中的理想境地,多指人们向往的理想生活或社会。 6. 新酒:新酿造的美酒。 7. 醉翁:陶渊明(约3654-4275),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他曾任彭泽令
幽芳一点无尘到,况是月明霜夜深。 这句诗通过描绘梅花的芬芳和在明月、清霜之下的美丽景象,表现了梅花的高洁品质和在恶劣环境中依然保持美丽的坚韧精神。 怪得阳春满天地,溪桥千树玉成林。 这句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主题,通过对梅花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尚品质和坚韧精神的追求。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
注释:梅花的影子横斜在烟雾中,它的霜色的姿态如同月骨一样,夜棱棱。它也有轻烟一带横斜在烟雾中。 聊似染空成淡影,幽香不减向来清。 译文:梅花的影子横斜在烟雾中,它的霜色的姿态如同月骨一样,夜棱棱。它也有轻烟一带横斜在烟雾中。 它的影子就像是被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雾,香气却依然不减当年那样清新。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写梅花的形态和气质,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赞美和敬仰之情。诗人以梅花为画,以梅影为景
山居春日杂吟 其四 平生海岳旧心期,万里风云入梦思。 今日独从高处望,偶逢林寺一题诗。 【注释】 海岳:高山大海。指故乡。 旧心期:往日的心愿。 万里风云:形容世事变迁,世事无常。 独从高处望:独自登上高峰远眺。 偶逢:偶然遇见。林寺:树林中的寺庙。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山居中春天时所做。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登高望远、偶遇林寺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向往之情
注释:在寒霜覆盖的屋檐之下,吟咏着梅花。在江边,有成千上万棵梅树,仿佛要迎接黄昏的到来。但是,春风却轻易地发现了它们,于是又添上了寒梢上月光的痕迹。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诗人通过描绘梅花、江边梅树以及月色等元素,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同时,通过描述春风如何发现梅花,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令人陶醉
诗句: 行到长松野水间,吹箫石上不知还。 岚光已重衣裳冷,自扣岩扉月满山。 注释: - 这首诗描述的是在山林间的一次漫步经历,诗人在长松和野水之间行走,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景。 - “吹箫”可能是一种比喻,表示作者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感悟。 - “衣裳冷”描绘了夜晚山林中的寒冷,也反映了诗人孤独和寂寞的心情。 - “自扣岩扉月满山”表达了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月亮的圆满象征着和谐与完美。
【注释】 南田: 地名。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南。耕舍: 即耕读之家。其二: 是组诗的第二首,共二句。收宿雨: 指秋雨已止。凉: 凉爽。流玉: 指溪水清澈如玉。宫商: 指古代五音中的宫和商音,这里泛指音乐。松阴: 指松树的树荫。炉烟: 指炊烟。长: 指太阳高悬。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七绝。 首句写景, 描绘了一幅秋天雨后山野的图画, “山下云收”点出“秋”意, “宿雨凉”则说明雨已停,
松下携镵采茯苓,一山红叶正纵横。 注释:在松树下拿着锄头去挖茯苓,一山的红叶纵横交错。 译文:在松树下拿着锄头去挖茯苓,一山的红叶纵横交错。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南田耕舍时,发现一山红叶纵横交错的景象。诗人手持锄头,来到山中寻找茯苓。他看到一片红叶覆盖着山坡,色彩斑斓,美丽而迷人。诗人被这一景象所吸引,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又留石上云生处,又听冰崖泻瀑声。 注释
【注释】 山居春日杂吟 其三:此诗是诗人在山居时写的杂感诗。 南北东西经乱离,闲思往事只堪悲。 山中落尽梅花片,同赏春风更有谁。 注释: 山居春日杂吟其三:这首诗是诗人在山居时写的杂感诗。 南北东西经乱离,闲思往事只堪悲。 山中落尽梅花片,同赏春风更有谁。 注释: 南北东西经乱离,闲思往事只堪悲: 乱离——指动乱离乱,这里指战乱,指国难。 山居春日杂吟其三:这首诗是诗人在山居时写的杂感诗。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题郑子声画》中的诗句。下面是逐句解释: - 能画能书郑广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郑子声不仅擅长画画,还擅长写字。"郑广文"是古代对有才学的人的尊称。 - 丹成挥手谢尘氛:意思是说当画作完成后,他挥手告别了世俗的纷扰和尘埃。"丹成"指的是完成的作品,"挥手"表达了一种超脱的态度。 - 不知笙鹤游何处:这句话询问的是,当他挥别了世俗的纷扰之后,笙鹤(笙和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