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诜
注释: 乙巳:十二地支之一;五月:农历五月;泸江:指四川的金沙江。 抱田:指山中平地;曲水:弯曲的水流;修蛇:蜿蜒曲折的样子; 溪势如鸣万叠车:意思是说,溪水的声音就像无数辆车轮滚滚而过一样; 山雨挟凉闲客扇:意思是说山里的雨水带着凉意,让客人扇动着扇子; 渚云分暝失人家:意思是说湖中的云彩把天边的天色分割成黄昏的样子,连家都看不见了。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流离失所
【注释】 题秋日江村图:即《题秋江村图》,是一首写景抒怀的诗,以画为题,抒发诗人对家乡、故土的思念。 蹇驴:瘦弱驴儿。 平洲远岭:形容江边的平缓土地和远处的群山。 雁相呼:大雁成群结队飞行。 野舟:小船。 闲无用:无所事事。 作画图:描绘风景画。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秋江渔村图画,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在这幅画中看到的景色以及由此产生的情感
【注释】: 庚午:唐宪宗元和九年。 桃花梨花争满园,金沙玉棠蜂鸟喧:指春色繁盛,百花齐放。 少年看花夜载酒,老子看花春闭门:少年时喜欢赏花饮酒,晚年则爱在春天闭门读书。 【赏析】: 这是一首写诗人晚年生活的诗。首联描写园中花开的热闹场面;颔联回忆过去年少时喜爱游赏花事的情景;颈联写自己老来闲居,不再像年轻时那样纵情游乐,而喜欢在春天闭门读书;尾联点明主旨:年老体衰,不再像年轻人那样好动
诗句释义: 癸卯年正月的早晨,天空晴朗,接着又下雪了,但也没有停止外出。出外的时候天气又晴好了,回到家里又下了一场雨,然后才放晴。我沿着道路前往上元观灯,看到野庙就随兴赋诗一首。 绿麦黄栀染茧丝,纸旗戏鼓祭丛祠。 少年风物今仍在,别有伤心人未知。 注释与赏析: 绿麦:指小麦的颜色。黄栀:指栀子花的颜色。染茧丝:用黄色的栀子花染成茧丝,即染成蚕丝。纸旗:指用彩色绸布做成的标志旗。戏鼓
【注释】 晓街:清晨的街道。 泥浅:泥土不深,容易踏过。 马蹄过:马跑过后扬起的尘土。 元日:正月初一,春节。 虽:即使。 阴气:指冬天的寒冷天气。 和:温暖。 二月:农历月份名称,即立春后的第二个月。 东风:春风的别称。 多:比去年强、多。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春节的景象。诗人在新春佳节里,漫步街头,看到大街小巷都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不禁发出感慨:今年的春天来得太早了!
【注释】 癸卯:指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陆游时年四十七岁。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晴:天气晴朗。继复雪:接连下了几场雪。亦不废出谷日:也不耽误过年的日子。出谷日:古代指从乡里出来。也指辞官归家。复晴归乡涂:又晴的阳光洒满了归途,指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复晴归乡涂宿上元观灯野庙随所赋得十绝:在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观赏了灯火辉煌的市井夜景,游览了乡村中的庙宇,并作了十首诗。 【赏析】
诗句:市门处处系冰花,灯影蛾云动绛纱。 1. 注释: - 市门处处系冰花:描述春节期间,街道两旁的商铺悬挂着冰花,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 灯影蛾云动绛纱:形容灯笼和彩灯的光芒在夜幕中摇曳生姿,好似蝴蝶飞舞,给人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 2. 翻译: - 市门处处系冰花:每个街门都挂着晶莹剔透的冰花,营造出一种冷艳而美丽的冬日景象。 - 灯影蛾云动绛纱:灯火辉煌映照下,如同蛾舞蝶飞般绚烂
【注释】 癸卯: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元日:正月初一。晴:天气晴朗。继复:继续。雪亦不废:下雪也不停止。出谷日:出远门的日子。霁(jì):雨雪后天晴。涂(tú)上:路上。归乡涂宿:回乡途中投宿。上元观灯:元宵节看灯,因“元”指正月为岁首,故称上元。野庙:乡村里的祠堂庙宇。随所赋得:随意写就。十绝:指《野庙》等十首诗。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淳熙九年元旦时所作
【赏析】 这首诗写作者在旅途中,与同僚联袂吟诗赏灯。由于天晴雪霁,诗人便乘兴游览,一路上山青水秀,景色宜人。然而,由于霜浓睡熟,误了时间,以致错过观赏灯会的机会。 首句“联袖吟诗不计程”,是说作者和同伴们联袂而歌,边走边吟,不计较路途的长短。这两句是全诗的开头。接着,“暮投村店屡占晴”说明作者一行经过长途跋涉,到了傍晚,投宿了村庄中的一家小店,又遇上了好天气。这两句是第二句的承接。最后
注释: 癸卯年正月初一天气晴朗,接着又下起了雪,但这并没有妨碍我走出村庄。 雪后蒿草和菘菜很快变成了青绿色,村中人家酿的酒晶莹剔透如同银色一样。 山中没有看到新历书,闲来无事,我剪取了桃花,试着立春时插在头上。 赏析: 这是一首描述作者出谷过年的情景的诗。诗人描绘了一幅冬日乡村的画面,雪花覆盖了田野,蒿草和菘菜都变绿了。村民们酿造的酒晶莹剔透,如同银色一般。诗人没有看到新年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