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诜
【解析】 题李鹤田穆陵大事记后:陵寝巍峨十二阑,西兴吹角浙江寒。老臣无限遗弓泪,写与人间异代看。 陵寝巍峨十二阑,西兴吹角浙江寒。 “陵”是陵墓,“十二阑"指陵墓的围墙。“西兴”指临安城西南的江边。“吹角”指吹笛子。“浙江寒”是说在浙江之畔吹笛,发出凄冷的声音。诗人从听觉上写景,写出了西兴江头凄凉的氛围。 老臣无限遗弓泪,写与人间异代看。 “老臣”指李纲。“遗弓泪”是指他看到宋高宗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杖屦新年第一行,江山残雪画初成。春风岁岁藏何处,又与人间作晓晴。 注释如下: 杖屦:拄着拐杖,穿着草鞋,表示悠闲自在地度过新的一年。新年:指农历新年,即春节。第一行:意味着新的一年开始了,要开始新的生活和工作。 江山残雪画初成:残雪中的山峦和河流,如同一幅未完成的画作,等待着春天的到来来完成最后的描绘。 春风岁岁藏何处,又与人间作晓晴:春风每年都在变化,它隐藏在哪里
注释: 1. 朱门:指富贵人家的大门。日日泊:天天停泊。高车:指高门大户的车。 2. 陋巷:指贫民的小巷。冰枝:被雪压弯了枝条的树。积寸芽:长出了一寸长的嫩芽。 3. 春色:指春天的美好景色。不随人意薄:不随人的心意而凋萎。薄:轻薄、淡薄、衰败。 4. 夜来:晚上降临。潜到:悄悄地来到。小瓶花:指在瓶子里养的花。 赏析: 癸卯年正月初一天气晴朗,随后又下了一场雪,但雪并没有影响出城的日子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答题点;然后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要求“赏析”,考生要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最后结合诗歌进行赏析。 (1) “远看如淡近看浓,双立亭亭傲晚风。”此句中“淡”为名词作动词,表示颜色浅淡;“亭亭”形容姿态优美的样子;“傲晚风”是说竹子挺拔高耸,在晚风中显得格外的威武雄壮
【注释】 癸卯:农历的干支之一,为天干地支纪年方法中的第十个年份。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晴:天气晴朗。继:连续。复:又,再次,指连续下了雪。亦不废:也不放弃。出谷日:离开家门的日子。复晴归乡涂:又晴转晴回故乡的路上。涂:道路。宿上元观灯:在元宵节晚上观赏花灯。野庙随所赋得十绝:根据所见随意作诗一首。 【赏析】 此诗是作者除夕夜游灯会,归途中写自己对儿时过年的快乐回忆和对新年的喜悦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题时,首先要读懂诗的内容,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情感,然后把握全诗的主题思想。“新春”是这首诗的题目,题目中的“新春”二字表明了时间是在春天,所以诗中所写之事应为春天的景象。从全诗看,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小诗,诗人在描写自然景物的同时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第一句“淑气已著物,晴云时弄阴”,写的是春光明媚,阳光明媚,天气晴朗,云彩时时变幻着形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题张敞画眉》。 诗句释义: 1. 京兆春风到柳枝 - 这句描述了春天的到来,京兆(今陕西西安)地区吹来的春风使得柳树枝条摇曳生姿。 2. 翠帘缥缈远山奇 - 这一句形容一幅山水画,通过“翠帘”和“远山”的描绘,让人感受到画作的神秘与美丽。 3. 梁鸿亦有齐眉乐 - 梁鸿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人物,此处用他作为比喻,表示这幅画中的人物也有着和谐美好的关系。 4.
【注释】 邻:邻居。废屋:废弃不用的房子。久闭:长期关闭着。一枝:一簇花。忽穿:忽然穿透。 山:指屋顶。为:被。惊顾:吃惊回头。然:表转折的副词。竟:竟然,居然。 一赏者:欣赏这朵花的人。 【赏析】 这首诗写一盆古屋中幽居的花,在偶然间被一位行人发现,而行人却对之毫无所动。诗中用“废屋”和“高堂外”作比照,以突出花的幽雅;用“忽穿”“怒横”形容花的意外开放,又以“立顷时”点出行人的惊喜之情。
【注释】 ①招提:佛教寺院。②柿叶大如扇:指柿子树叶茂盛,像一把巨大的扇子。③无人题:指没有人来题诗作画。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山居即事的四首中的第四首。此诗描写村墅的清静景象,以及满地的柿叶无人题咏,表现了诗人恬淡闲适的心境。 “村墅薄生理”,写诗人居住的小院环境。“村墅”即村居别墅,“薄生”即简朴的生活;“理”,治理,管理。这里用反衬的手法写出了别墅主人对世事不染、生活俭朴的情趣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诗句中的意象、关键词来分析景物的描写手法和诗人的情感。“春雨晓坐”一句是全诗的首句,也是全诗的起兴之笔。诗人在春雨中静坐,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将一个“坐”字巧妙地安排在了“众木蔽春塘”一句中,写出了诗人在雨中静坐时的所见所感。 【答案】 译文:众树掩映着春天的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