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诜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三月和四月的农村景致,生动地展现了农民插秧、妇女做饭、老人赶牛等场景。其中“红妆少妇荷饭出,白头老人驱犊奔”一句尤为精彩,既展现了农村生活的真实状态,又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美之情。 译文: 江南三月四月,田野里到处都有人在插秧;村里家家户户,无论是年轻女子还是年迈老者,都在忙着各自的农活。 年轻的女子提着饭盒出门去做家务,白发苍苍的老人则在赶着小牛去田里耕作。 赏析:
居延山下马成群,伎乐声高夜入云。 初志消磨如卫律,殷勤置酒教苏君。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居延山下马成群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壮观的图景,居延山下聚集了大量的马匹,它们在夜晚显得格外生动。这里的“马”不仅仅是动物,也象征着军队的力量和速度。 2. 伎乐声高夜入云 这里进一步渲染了场面的热烈气氛,音乐声高涨,仿佛能够飘入云端,让人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伎乐是古代的一种表演艺术
古今翰墨散如尘,昼夜荒荒走两轮。 莫说钟王今不见,湖州学士白杨新。 注释翻译: - 古今翰墨散如尘:形容古代的文学和书法作品已经随风消散,如同尘土一般。 - 昼夜荒荒走两轮:指时间的流逝,无论昼夜都在不停地转动。 - 莫说钟王今不见:现在再也看不到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钟王的作品了。 - 湖州学士白杨新:湖州的学士用新的白杨木作为笔来书写文章,展现了新的风貌。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刘诜所作
上巳独坐 萧然门巷野人家,山鸟行阶啄草芽。 上巳焚香看易罢,自冲微雨整幽花。 注释及赏析: 1. 萧然门巷野人家:形容门巷简陋而朴素,没有华丽的装饰,只有大自然的本色,表现出一种宁静、自然、朴实的生活态度。 2. 山鸟行阶啄草芽:描述山鸟在庭院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和觅食的情景,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3. 上巳焚香看易罢:提到在上巳节(即三月三,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这一天,人们会烧香祈福
【注释】玉笥山:地名,在今湖北黄冈市。苏仙:即指唐代诗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东坡居士,自称“谪仙人”,世称“诗仙”。琪草:香草,这里指灵芝。人长:像人一样长寿。环佩:古代妇女身上所佩的玉饰。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李白为友人写的送行诗。诗人运用了想象和比喻手法,写友人远去之后,空余下一座玉笥山,山上生长着一株灵芝,与传说中的仙人瑶姬相似,使人联想到李白的故居——庐山
【注释】 重涉泸江:又走过泸水。重,再次;再,又;涉,渡。泸江,指今四川泸县到贵州毕节的一段江河。 立沙稍稍:站立在沙滩上,微风拂动。行,行走、行走的人。聚,聚集。 踏水悠悠: 踏着水流慢慢行进。 去鸟双:离去的鸟儿成双对。 回首十年:回头看看过去的十年。 来往路:往来的道路。 祇(zhǐ)添:仅仅增添。华发:白发,这里指头发花白。 照寒江:照耀着寒冷的江水。 赏析:
【注释】 属国:古代对少数民族的称谓。这里指匈奴。延平:汉文帝名刘启,字次卿,避讳改“启”为“假”。这里借指汉朝的使者。右校王:汉代设置的一种地方行政机构,主管边远郡县,相当于现在的州或专区。 【赏析】 《题李陵宴苏武图二首》,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诗中通过对李陵、苏武二人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两位抗敌英雄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诗人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 第一句“属国难酬白发郎”
【注】 ①重涉:再次经过。 ②评好句:评价诗句的妙处。 ③水痕圆:指水面上的风,使衣袖上留下了圆形的痕迹。 【赏析】 此诗是王之涣在登越王山途中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日山寺人家夕烟图,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渚篱渔网悬秋日”,诗人站在江边,看到渔船的竹篱和渔人的网子都悬挂在秋天的阳光下,这一句描写了一幅宁静、美丽的自然景色,为后文作铺垫。 “山寺人家起夕烟”,这句诗的意思是说
注释: 老粟清名雪作宫,揭家健笔骥追风。 闲思海内文章士,攲枕蕉花细雨中。 注解:老粟(指作者自己)清廉的名声就像白雪一样纯洁,揭家(指作者的朋友)的文笔犹如骏马奔腾,追风逐电。 闲思海内文章士,攲枕蕉花细雨中。 闲暇之时想到的是天下的文章之士,倚靠在枕头上看着细雨中的蕉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怀诗。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清白名声和高超的写作技巧,表达了对天下文人的赞美之情。同时
注释 缟衣:白色的布衣。玄瓜:黑色的瓜。除前除后:除,动词。前除、后除,分别指前面的山和后面的山。剪纸糊:用纸剪成剪纸糊在窗户上。 宛然:形容鹤的翅膀像。王兰友:人名。 赏析 此诗首句以“白鹤花”起兴,暗写玉笥山上的白鹤花盛开。第二句写玉笥山的景色,山中白鹤花顶翅宛然类鹤,王兰友作诗送他,诗人感激地写下这首诗。第三四句说,王兰友写的那首诗,只有三四片树叶,但月亮明亮时却看不到一片树叶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