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彦雄
绿杨移傍小亭栽,便拥秾烟拨不开。谁把金刀为删掠,放教明月入窗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深厚的情感寄托。诗人通过对柳树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机。同时,通过使用“明月入窗”这一意象,不仅传递了对自然之美的感受,更隐喻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 译文: 绿色的杨柳被栽种在靠近小亭旁,它浓密的枝叶遮挡了视线,让人无法挣脱这浓郁的烟气。是谁用一把金色的剪刀修剪枝条
诗句输出: 柳枝辞九首 句践初迎西子年,琉璃为帚扫溪烟。至今不改当时色,留与王孙系酒船。 译文输出: 句践初迎西施的那一年,用琉璃做的扫帚清扫着溪边的烟雾。到现在还是保持当初的颜色,留给王孙系在船上。 注释输出: - 句践初迎西子年:句践是春秋时期吴国的一位国君,他的夫人西施是美女。这句话的意思是,句践在迎接西施的时候,使用了琉璃做的扫帚来清理溪边的烟雾。 - 琉璃为帚扫溪烟
【注释】 九:数,泛指多次。 柳枝辞:即《杨柳枝词》。 金堤:即金明池。位于中都(今北京)城北,元代所建。 娇如:娇媚的样子。 练:白色的绢子,形容马颈上的巾帕,像白色绢子那样白净。 瑟瑟:形容马的皮毛细薄、柔软。 阴:暗处。 步步:形容马走起路来轻快矫健。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的诗。前两句写马的美丽动人。诗人抓住“马娇”二字,描写出马的美丽和动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马的娇媚可爱
【注释】: 1. 寒夜吟:写闺中女子对丈夫的思念。 2. 洞房:这里指室内。 3. 脉脉:形容眼神深情而忧郁,也形容情意绵绵。 4. 烛影:蜡烛的光晕。 5. 金凤:铜铸的凤凰,古代用来照明的器物。 6. 猧儿:即猫儿,借指妻子。 7. 睡魇:睡觉时做噩梦或受惊吓而惊醒的状态。 8. 银蟾:月亮的别称。 9. 扑落:飘落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闺中女子相思之情的诗
【注释】 柳枝辞:唐教坊曲名。九首,指唐玄宗时所制《杨柳枝词》九首。鹅黄:黄色。剪出小花钿:用剪刀剪成花纹的装饰品。缀:系在身上或衣服上。芳枝:指春天嫩绿的树枝。饮散:酒宴散去。无人收拾得:没有人收拾。月明:月光明亮。阶下:院中台阶下。伴秋千:秋千是儿童游戏用具,这里指女子荡秋千。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闺中少妇春夜独处的情景,通过写她对春景的喜爱,间接地表达了她内心的相思之苦
注释:柳枝词九首。 掩映着莺花,妩媚有余;风流才调却不如我。每天早晨奉侍御前,不羡慕青松拜大夫。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唐宋诗醇》卷一引吴乔说:“此乃咏柳也,然以柳自喻,则又借题寓怀,非徒咏物已也。”诗人把柳树拟人化,写其“掩映”、“婀娜多姿”之状,赞美它“妩媚有余”;而对自身“风流才调”的不足之处则予以否定,并表示出“朝朝奉御临池上”的满足与自豪。全诗以柳拟己,托物言志
注释: 铜龙看却送春来,莫惜颠狂酒百杯。——铜铸的龙头好像要送来春天,不要吝惜那狂放不羁的酒百杯。 吟鬓就中专拟白,那堪更被二更催。——我的两鬓因饮酒而变白,怎能忍受更深夜半被叫醒催促。 赏析: 《除夜》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除夕之夜饮酒作诗的情景,展现了诗人豪放洒脱的性格特征。 首句“铜龙看却送春来”,铜龙象征着吉祥、喜庆
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 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 注释:在新年的夜晚,顶着星星归来,我捧着祝寿的酒杯敬酒。镜子中让我惊讶地发现,自己的两鬓已经斑白了。正是在这灯火阑珊的时刻,我忍不住偷笑起来,因为按照传统习俗,我应该等到所有人都喝过屠苏酒后才能先尝。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新年之夜的场景与心理活动,展现了人们对新年的期待和对岁月变迁的感慨
【注释】 笼:笼罩、覆盖 谁家:是谁的家 玉马:骏马 翠影斜:青翠的影子倾斜着 恼:惹恼的意思。 长条:柳枝 海棠花:一种花卉,花色艳丽,常用于比喻美好的事物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柳树和马儿的美景。第一句“轻笼小径近谁家”描写了轻风拂动柳枝的景象,柳枝像绿色的帘子笼罩在小径上,让人感觉仿佛来到了谁的家门口。第二句“玉马追风翠影斜”则描绘了一匹骏马在追逐风的情景,而那骏马的青翠影子倾斜而下
注释:东君是春天的主宰,他爱惜着与春天一同到来。在草泽无人处也是新的,这是大自然的神奇之处。让我将露水和细雨交给你吧,不要让迟日的阳光惹起风尘。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独特感受和独特审美追求。诗人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绘,展现了自己独特的情感世界和艺术追求。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