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彦雄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理解诗意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句内容和注释,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然后结合题目要求,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最后注意选项设计是否符合题目要求,是否切合原诗句意思。 “会友不至”一句中,“会友”指作者与友人相约在郊野相见,“负佳期”指辜负了好友的盛意。“日”“西”二字写出了时间流逝的无情。诗人在日落时分还未能见到朋友
露 银河昨夜降醍醐,洒遍坤维万象苏。 疑是鲛人曾泣处,满池荷叶捧真珠。 注释: 露:诗中以“露”指代清晨的露水,也暗示了时间的推移和季节的变化。 银河:指天空中的银河,古人常以银河比喻时间。 醍醐:指牛奶,这里比喻甘露或恩惠。 坤维:指大地。 疑是:似乎、好像。 鲛人: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能变成鱼的生物。 泣处:流泪的地方,这里暗指鲛人的眼泪。 真珠:真正的珍珠。 赏析:
这首诗的译文是:紫阳宫的古殿被烟霞缭绕,仿佛是画中的仙境。直怀疑自己来到了蓬瀛仙境。满地都是碧桃,好像花鹿在打盹;深院中松树窗前捣药声传来。 注释:紫阳宫:古代帝王的离宫别馆,位于今河南宜阳县西。蓬瀛:即蓬莱、瀛洲,都是传说中的神山。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紫阳宫美景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紫阳宫的自然景色和建筑特色。诗的前两句通过对紫阳宫环境的描绘,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氛围
暮春日宴溪亭 寒食节去寻赏花,可惜游赏不足够。 溪亭边上还沉醉,绿杨树间落花烟。 谁家花开在流水旁?落英缤纷映水边。 几片花瓣飘落在槛前,仿佛是春天的残红。 译文: 寒食节时,我去寻找鲜花欣赏,可惜游赏的时间不足。回到溪亭时,我又沉醉在美景之中,绿杨树下落英纷飞,如同烟雾般朦胧。是谁家的花儿落下了,落在了流水旁?那几片花瓣飘落到我的眼前,好像是春天的残红,美丽而短暂。 赏析:
译文: 黄昏时分,高台亭阁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烟霭。 宫娥们点起红烛,点燃香料。 鹦鹉笼子的网子透出香气。 乌鸦鬟儿不许她转动辘轳。 赏析: 此诗写宫女的寂寞生活。首句“夕”字,是时间概念词。“台榭沈沈”,写暮色沉沉;“禁漏初”,写夜已深。次句写室内环境。“麝烟”、“红蜡”是宫中常见的香料、蜡烛,“虾须”即虾须帘,为宫中常用之物。第三句写宫内的禽鸟。“雕笼鹦鹉”,“雕笼”指雕花的笼子,“鹦鹉”即文林
【注释】 1. 惜花:珍惜花朵,怜惜花卉。 2. 忘餐为恋满枝红:忘了吃饭,因为迷恋着盛开的红花。 3. 锦障频移护晚风:将锦缎制成的屏障频频移动,以保护晚风不要吹散花瓣。 4. 客散酒酣归未得:客人都散尽了,酒也喝得正欢,但还没有能回家去。 5. 栏边独立月明中:在栏杆旁边独自地站着,月光洒满了整个天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花朵的深深喜爱和眷恋之情
中秋月,王母妆成镜未收,倚栏人在水精楼。 笙歌莫占清光尽,留与溪翁一钓舟。 注释: 1. 王母:这里指的是天上的仙女。妆成:打扮得非常漂亮。 2. 倚栏人:在栏杆边的人。水精楼:用水晶做成的楼房。 3. 笙歌:音乐和歌声。莫占:不要占去。清光:明亮的月光。 4. 溪翁:指隐居在溪边的老头。一钓舟:用一根钓竿撑着一条小船。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所写的《中秋夜》。全诗共四句
注释: 松:指松树。 大夫名价古今闻:指历史上有名望的官员。 盘屈孤贞更出群:形容松树盘曲苍劲,独立不群。 将谓岭头闲得了:以为在山岭中能休息了,这里指松树能在岩石上扎根生长。 夕阳犹挂数枝云:太阳落山时,余晖仍照耀着几片白云,这里用夕阳比喻松树。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等。他是晚唐时期的杰出诗人,与杜牧齐名
【注释】 新燕:刚从海边回来的燕子。才离海岛宿江滨,应梦笙歌作近邻。 才离开海岛在江边过夜休息(新燕),应是梦见笙歌和邻居们在一起。 减省雕梁并头语,画堂中有未归人。 减少雕梁上的对联(新燕),想象画堂中还有未曾归来的人。 【赏析】 这首七绝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图景。诗人以新燕为媒介,通过其鸣叫、筑巢以及与邻居交往等动作来表现春天的美好,从而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煎茶》 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 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注释: 1. 岳寺春深睡起时:岳寺春天的景色深深吸引了作者,他在这里醒来,感到十分惬意。 2. 虎跑泉畔思迟迟:在虎跑泉旁边,作者久久地沉思着。 3. 蜀茶倩个云僧碾:邀请一位云游僧侣来碾磨蜀茶。 4. 自拾枯松三四枝:作者自己捡了一些枯萎的松树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间茶园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