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献夫
解析: 诗句逐句释义: - 道大公能溥:这里的“道”可能指代的是道德或者治理之道。"公能溥"可能指的是公心广大、能广泛施予恩泽。 - 心纯直以方:表示心灵纯净且正直,用“方”字可能暗示着坚守正道、正直不阿。 - 困穷矜四海:这里描述的是在困境中仍能同情和关爱天下人。"矜"意味着怜悯或关怀。 - 一脉自陶唐:这里的“一脉”可能指的是一种传统或传承
【注释】: 恭和圣制偶成 乾坤皆我闼,民物可相方。 大学西铭意,皇风陋汉唐。 【赏析】: 这是一首应诏之作,其时作者正任中书舍人、直集贤院。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国家社稷的忧虑,也流露出他的政治抱负。首联“乾坤皆我闼”表明诗人认为天下事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乾坤”指天地宇宙,“闼(tà)”是门户的意思,此处指代国家,“民物可相方”表明诗人认为自己与老百姓一样,都是治理天下的主体
注释: ①别霍渭厓伦白山邓贲斋:在白山与邓贲斋告别。霍渭厓,即霍渭厓,字子元,号白山;邓贲斋,字子良,号白山。白山:即《送白山人归江右》中的“白山人”,指邓贲斋。 ②茅屋樵巅荫紫雯:茅草房在山顶上,遮蔽了紫色的云彩。樵巅:指山上的高处。茅屋:简陋的房屋。 ③翳门松竹路难分:遮蔽了门边的松树和竹子,难以分辨出道路。翳:遮盖。 ④迂愚自足烟霞癖:我虽然迂腐愚昧但自得其乐,喜欢像烟霞一样飘逸自在。
盈虚不假学能明,早已为园□□□。 □(xuán )□□□短,蓬门疏竹一床横。 羊肠不省□□□,□□□□□上名。 老病思君数行泪,樵隈谁可耦吾耕。 注释: 盈虚:盈亏变化,这里指月亮的圆缺。 学能:学问和才能。 □(xuán):这里指“月”,因为古人常用月来比喻月亮。 □□□短:形容竹子矮小,没有长成。 蓬门:用蓬草编成的门户,形容简陋。 疏竹:疏落的竹子。这里指稀疏的竹子。 一床横
【注释】 病起:病愈后起床。 甚矣吾衰只自知:多么可悲啊,自己衰老了还一无所知。甚矣:多么。衰:衰老。只自知:只知道自己老了。 君恩未报乞归迟:我未能报答君王的恩德,请求回家过晚年。君恩:指皇帝的恩惠。 经年不作周公梦:经过一年没有梦见周公(周朝的贤臣)。周公:《尚书·洛诰》中有“王若曰:公!予小子旦,若月讻有商,予不敢动用”,周公即是周公旦。 荒径空悬靖节思:荒芜的山间小路上悬挂着陶渊明的遗志
注释: 春阴 一年中春天的阳气为阴,十日内春天的阴气为阳。 芳草容易从原野上生长,好花难以在雨中寻找。 江湖水涨常常满溢,蛙声阵阵池塘处处。 时节有人睡眠不安稳,和泥拖屐进入春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歌。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把春天的气息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一年春意阳为阴”,诗人用了一个巧妙的比喻,将春天的阳气比作阴,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温暖和生机勃勃的气息
【注释】 絜:纯洁,引申为“贤”。 仁斯在:即“仁之斯在”,指仁德存在于人。 求:通“逑”,寻求。 方:方法,方式。 圣谟:圣人的谋虑。 要妙:精微奥妙之处。 末学:后学者。 谢:谦辞,表示惭愧。 荒唐:虚妄不实。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六年(811)秋,当时王维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心情郁闷。他写了这首诗以自勉。 首联:“絜短仁斯在,求仁恕是方。” 意思是说,我追求的仁道
诗句释义与赏析 深入解析明代诗歌《送丹山家兄北试》的艺术魅力 1. 诗句原文: 万里移舟向北流,平生心事付江鸥。 孟轲尚有齐梁计,康节欲为吴楚游。 义在君臣终不废,道穷师友正须求。 秋高何处孤鸿影,望眼应穿海上楼。 2. 诗意解读: - “万里移舟向北流”:此句描绘了诗人及其兄长的行程,表达了一种远离故乡、背井离乡的孤独感。通过“万里”和“北流”两词,传达出旅途的遥远和艰辛。同时
同梁伯纲昆仲游大锅顶浃旬烟雨卒能收,拄杖相随到上头。 积累本来由一篑,包罗曾复让群丘。 浮云于我真无累,逝者如斯自不休。 天地四方男子事,肯将鸥鸟共沉浮。 注释: 1. 浃旬烟雨卒能收——经过十几天的烟雾和雨水后终于结束了。浃旬:十天。卒:结束。 2. 拄杖相随到上头——拄着拐杖一路跟随着到了山顶。 3. 积累本来由一篑——积累本应由筐(盛土的竹器)来完成,比喻做事应有始有终,不可半途而废。篑
【注释】 1. 雄构:宏伟的建筑。2. 无逸:指《尚书·大禹谟》,“无逸”是夏王太康失政,被伊尹谏戒,后太康失德,夏朝灭亡的故事。3. 豳风:古代周代的诗歌。4. 圣皇:皇帝。5. 稽古意:考察古代帝王的治道,引申为继承前人的事业。6. 神农:传说中教民播种五谷,制作耒耜的上古圣人。7. 直欲(zhǐ yù):就想要。8. 继:继承。9.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