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矣吾衰只自知,君恩未报乞归迟。
经年不作周公梦,荒径空悬靖节思。
荔子丹时违北枕,菊花黄处到东篱。
拨愁强病梳遗发,且索残梅一赋诗。
【注释】
病起:病愈后起床。
甚矣吾衰只自知:多么可悲啊,自己衰老了还一无所知。甚矣:多么。衰:衰老。只自知:只知道自己老了。
君恩未报乞归迟:我未能报答君王的恩德,请求回家过晚年。君恩:指皇帝的恩惠。
经年不作周公梦:经过一年没有梦见周公(周朝的贤臣)。周公:《尚书·洛诰》中有“王若曰:公!予小子旦,若月讻有商,予不敢动用”,周公即是周公旦。
荒径空悬靖节思:荒芜的山间小路上悬挂着陶渊明的遗志。荒径:荒芜的小道。靖节:即陶渊明。
荔子丹时违北枕:荔枝成熟的时候,我在北方的枕上。荔枝:这里泛指佳果,以喻高官厚禄。
菊花黄处到东篱:菊花盛开的地方到了东篱下。黄:指秋天的菊花。
强病梳遗发:勉强起床梳理着头发。强:勉强。遗发:留发不剃的古代风俗,表示不忘旧情。
且索残梅一赋诗:暂且寻找一枝残梅来赋诗。且:姑且。索:寻找。残梅:凋零的梅花,比喻已逝的青春或美好的时光。
【赏析】
《病起》,作者在病愈之后,感慨自己年老力衰,不能为国效力,于是向皇帝上书请求辞官归家。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共28个字,平仄相间,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音韵和谐。
第一句是自谦之词,说自己衰老了还不知道;第二句是自责之语,说自己未能报答君王的厚恩,所以请求回家过晚年。这一句中的“病起”,是说诗人因病而卧床不起,但不久便痊愈了。“衰”字是写人的,“病”字是写物的。“只自知”三字是说人只能知道自己衰老的情况,而不知道国家的情况。“君”字是自称,是说自己的官职和职责都来自君主的恩赐。
第三句是自责之语。“乞归迟”是说自己因为不能报答君王的恩德而想回家过晚年,但恐怕太晚,所以请求皇上允许自己早点回去,好让朝廷早些安定下来。这句诗中用“乞”字表示自己向天子请命的语气,“归迟”二字则说明自己请求回家过晚年的时间比预想的要晚一些。“周公梦”是指周公旦,他是周文王的儿子,西周初年的开国辅政大臣,死后被追封为成王的师傅。这里是借用周公旦的故事,表示自己虽然已经老了,但仍然希望能够像周公一样辅佐君主,为国效力。“荒径空悬靖节思”,这句诗中用“荒径”来形容自己身处乱世之中,“空悬”一词则表示自己无法实现自己的志愿,只能在荒野小路上徘徊,心中充满了对故乡、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第四句是说自己虽然已经老了,但仍然希望能够像陶渊明一样保持清白廉洁的品格,不被世俗所污染。“靖节”指的是东晋诗人陶渊明,他曾在官场上混迹多年,但后来辞官归隐,过着田园生活。这里的“靖节”二字,既表示自己希望像陶渊明一样保持清白廉洁的品质,又表示自己不愿意再被卷入官场的是非纷争之中。“荒径空悬靖节思”,这句诗中用“荒凉”来形容自己身处乱世之中,无法再像陶渊明那样过着田园生活;用“空悬”表示自己无法再像陶渊明那样保持清白廉洁的品格;用“靖节”来形容自己希望像陶渊明那样保持清白廉洁的品质。
第五句是说自己虽然已经老了,但仍然希望能够像荔枝一样茁壮成长;而第六句则表示自己虽然已经老了,但仍然希望能够像菊花一样傲霜斗雪。这里的“荔子”指的是一种水果——荔枝,而“菊花”则是中国传统的花卉之一。这两个意象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前者代表着富贵荣华的生活,后者代表着坚韧不拔的品质;前者代表着世俗的追求,后者代表着超然物外的人生理想。
第七句是说自己虽然已经老了,但仍然希望能够像屈原那样保持高尚的情操;第八句则表示自己虽然已经老了,但仍然希望能够像杜甫那样写出千古流传的名篇佳作;第九句则是说自己虽然已经老了,但仍然希望能够像苏轼那样留下千古绝唱;第十句则是说自己虽然已经老了,但仍然希望能够像李白那样放浪形骸,潇洒自在地度过一生。这些诗句都是诗人对自己人生的一种追求和期望。
这首诗是诗人在病愈后所作,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朝廷的忧虑之情以及对自己未来的展望。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官场上的遭遇和感受,表达了自己对权力斗争和政治斗争的厌恶之情;通过描绘自己在大自然中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态度和追求,即追求高尚的情操和卓越的才华,追求自由、独立的人格和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