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琏
【注释】 萍水:比喻偶然相聚。芝兰气味:比喻君子之交;久弥笃,指交情深厚。珠海、沧波、湖山、烟树:都是诗人眼中的景色;秋月夜,暮天云:都指秋天夜晚的景色。 【赏析】 《送郑元美致政还闽二首》是明代诗人杨基所作的组诗作品。此诗为其二,写郑元美归乡后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意和殷切期望之情。 “萍水论交四十春,几清官况几归人。”首句用“萍水”来比喻与友人的相遇,说明他们交往已近四十年春秋
注释: 和白沙先生与门人唱和诗:我打算飞到天空,散播歌声,看着你,不要问我的心意如何。 学吹牧子骑牛笛:学习吹奏牧童骑牛吹笛的旋律。 闲著渔翁钓月蓑:悠闲地穿着渔夫的蓑衣,在月光下钓鱼。 黑发渐惊成白发:黑色的头发逐渐变成了白色。 黄河新见转清河:黄河的水流变得清澈。 太平有象年来见:太平年间的景象已经出现了很多年。 山下耕人雨后多:雨后的山脚下的农民们正在辛勤耕作。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畋所作的《福州贾百户使广为带允祯家书事竣诗以送之》。以下是对每句的详细释义: 1. 三尺焦桐百里音,野棠春浅定春深。 - “三尺焦桐”可能指的是一种乐器,如笛子或萧等。"焦桐"在这里可能是形容其音质优美。 - “百里音”表明这种乐器的声音传播范围广泛,能传遍百里之地。 - “野棠春浅定春深”则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野棠花盛开时,春天似乎还处于早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的前两句。全诗如下: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第一句:“曲巷萧条惨澹家,荜门圭窦小山洼。” 注释:这一句描绘了一座破旧的小房子,简陋的住所显得冷清而凄凉。"曲巷"指的是弯曲狭窄的小巷,"惨澹"形容暗淡无光的景象,"家"在这里指的是住所。"荜门"是一种用草和土制成的门,"圭窦"是指小窗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全诗共四句,下面是诗句和译文: 1. 座上埙鸣座下篪,相欢相笑日怡怡。 - 注释:“埙”是一种古代的吹奏乐器,“篪”也是类似形状的吹奏乐器。这里形容宴会上大家互相吹奏乐器,非常欢快。 - 译文:在座位上有人吹着埙,在座位下有人吹着篪,大家都在愉快地笑着聊天。 2. 闻人不似逢人话,见面深嫌识面迟。 - 注释:“闻人”是指通过听说别人的情况或传闻来了解别人
【注释】 篱落:篱笆。 彭泽:地名,在今江西。白衣:隐者之服。 龙山:山名,在今江西。乌帽:古代隐者的头巾。 清味:清香的香味。 同:一起享受。 【赏析】 此诗是作者与戴伯元、李席珍等人的菊会之作。诗人以清幽淡泊的笔调描绘出菊花盛开的美景,并以此表达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首句“高秋篱落露华浓”,描绘了深秋时节菊花盛开的景象,篱笆上的露珠晶莹剔透,犹如珍珠般熠熠生辉。诗人用“高秋”一词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范成大。他曾任四川制置使,镇压过蒙军,收复了成都,因此被召为参知政事,加少保,封益国公。这首诗是他在四川任职期间写的,表达了他对国家和百姓的忧虑之情。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老山豺虎众所畏,大厦栋梁谁力扶。 【注释】:老山:指峨眉山,位于四川乐山。豺虎:比喻凶恶的人或势力。这里用豺虎比喻那些凶恶的人或势力。众人畏惧他们,因为他们很凶恶。大厦的栋梁需要有人来扶持
这首诗是郑元美为他的好友、诗人万筠所作,诗中描绘了万筠的隐居生活以及与朋友的交流。 首句“筼筜新种几千竿”,筼筜是一种竹子,这里指的是竹笋。这句诗描述的是万筠在竹林中种植了上千竿竹笋,象征着他对自然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第二句“要占浮生日日闲”,意思是说他每天都要过得很悠闲,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景。这里用“浮生”一词,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短暂、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 第三句“紫陌红尘忙白昼”
注释: 寄李元善时元善为广西大参——写给李元善的信,此时他是广西道监察御史。 忠节看看老益强——忠诚的节操越看越是坚定。 江河谁谓斗堪量——江河之水谁能估量其量?这里以江河流长、河面宽广比喻李元善的才干与胸怀,“斗”是古时的容量单位,一斗相当于十升,这里用来比喻才能的多寡。 万家厚泽四时雨,到处浓阴一树棠——指李元善治理下的百姓安居乐业,家家户户都像四季有雨滋润一样
【诗句释义】 得入青山便掩扉,半因衰病半狂痴。 人前不尽三分话,酒后空哦几句诗。 膝下彩衣娱老母,案头黄卷付儿时。 扣门有客来相问,万事摇头说不知。 【译文】 得到进入青山就关闭门窗,一半是衰老疾病一半是狂妄愚蠢。 在别人面前不说出三句半的话,酒后却吟咏几首诗歌。 膝下给母亲穿上彩色衣服娱乐老人,案头上放黄卷子给儿子看。 敲门的客人来访询问,一切都摇头说不知道。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