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道
【注释】南巡:皇帝巡视。八次:指八首诗。南巡歌:唐人自称为南方之民所作的咏唱皇帝南巡的诗歌。首次韵:即第一遍吟咏。清夜:深夜。云车:指皇帝的车驾。云车清夜度千门,雷鼓轰轰河汉翻。云车,指皇帝的銮驾。清夜:深夜。云车,指皇帝的銮驾。清夜:连夜。千门:宫殿的门户。雷鼓:指皇帝出行时仪仗队所奏的乐器。轰轰:形容声势浩大。河汉:银河。翻:倾斜、旋转。帝座暂临南楚分,前星正照太微垣。帝座:指皇帝的座位
南巡歌八首次韵 其三 楚江西自岷山来,春日荆门烟树开。 注释解释: 这句诗描述了长江的源头来自遥远的岷山,在春天的荆门,可以看到烟雾缭绕的树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千载襄阳多古迹,君王欲一望强台。 注释解释: 这句诗提到了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是千年古城,有许多古迹,而君王(指古代帝王)想要登上高处,眺望远方。表达了襄阳古城的历史底蕴和君王的雄心壮志。 赏析:
在《钓台吟送人之桐庐·其三》中,作者王立道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诗句传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以及对未来行路艰难的认识。下面是对该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赤符久已定长安:这里的“赤符”可以理解为帝王之权,而“定长安”则意味着权力或地位的稳固与安定。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权力稳固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离开政治中心、回归平淡生活的惋惜之情。 2. 只合归来把钓竿
南巡歌八首次韵 其一 丙夜天门金锁开,珠旂葆羽拂仙台。 櫜鞬跃马新都护,夹毂前驱万乘来。 注释:丙夜时分,天门的金锁开启,珍珠旗子和羽毛拂过仙台。佩戴铠甲的骑士跃马前行,作为新近提升的都护,他跟随在皇帝的车驾之前,引领着成千上万的随从。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南巡时盛大的场景。首句“丙夜天门金锁开”,通过描述夜晚天门金锁开启的景象,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氛围。紧接着,“珠旂葆羽拂仙台”
南巡歌八首次韵 其二 千骑如云驻楚坡,楚人从此解燕歌。 诸君莫作思归调,指日銮舆复渡河。 注释:千匹马像云一样聚集在楚坡,楚地的百姓从此可以不再吟唱《燕歌》了。各位不要写思念家乡的诗篇了,不久皇帝的车子就要渡过黄河。赏析:这首诗是诗人扈从南巡时所作。作者以雄浑的笔调描绘了南巡的壮观场面,表达了对国家繁荣富强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豪迈的情怀和远大的抱负
绿树清江晓涨平,春帆遥指六龙城。 吴中父老相迎问,为说新宽百万征。 译文: 在清晨的绿色树林中,清澈的江水刚刚平静下来,春日的帆船远远指向了六龙城。吴中的父老乡亲们热情地迎接并询问,他们告诉我朝廷已经新放宽大的政策,百万征伐的计划正在实施。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画面和对家乡父老的热情接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人民的感情。诗人通过对清江、春帆、父老等人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意,赏析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关注诗歌的主要内容、思想情感以及表达技巧等。 首先分析注释: ①钓台吟送人之桐庐:即《钓台赠别》之二。 ②高台:指高耸入云的山巅。巀嵲(nào):高峻的样子。俯:俯瞰。江湍(tuān):江流湍急。 ③清昼寒:白日里也感到冷。 ④千载山川:千年的山川依旧如此。物色:景物,景色。 ⑤当时:当时诸将登台的情景。 ⑥枉
【注释】吕别驾:指诗人的朋友,曾任毗陵(今江苏常州)县令。毗陵:郡名,即毗陵县。课:考核;催科:催逼税赋。 【赏析】 这是组诗中的第二首。前一首写吕别驾离任时的情景,这里写他回来时的情景。东南民力近如何:如今江南的老百姓生活怎样?日见云帆转北河:每天看见南方的船只驶向北去,说明南方水路畅通无阻。课上不须论殿最:现在做官的不必再争什么政绩了。由来良吏拙催科:自古以来的好官,都不愿逼迫人民缴赋税。
注释:在洛阳争相目睹汉代的官仪,独自穿上羊皮袄子整理钓鱼丝。不要以为狂士还保持着旧态,富春山水才是相知的人。 赏析:此诗首句点明诗人送别之地——桐庐。“钓台”,是古代著名的地方名胜古迹之一。汉光武帝刘秀曾在这里垂钓,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功德,特地修建了一座“钓台”祠庙,并在山上树立碑石。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抒发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全诗一韵到底,语言质朴自然,情致深厚,意境深远
【注释】 罗浮:山名,在今广东省。应德:即唐应德,唐代诗人。红梅:指梅花。五首:指和应德的五首诗。 【赏析】 这首诗写和唐应德红梅诗的事,表现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前两句说自从在罗浮与唐应德分别后,时间已过去了许多,恍如一场大梦。第三句说唐应德来到燕支山(今新疆境内)种梅,听说主人重开华色,便笑颜不惜为君开。“重华”是双关语,既暗指梅花,又暗指唐应德。“笑颜”,这里是指唐应德的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