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道
【注释】 彰义:指彰义门。候驾:迎接皇帝的仪仗队。卢沟:即广渠河,流经北京城西的一条河流。 喧喧:形容声音嘈杂。 千秋曲:即《千秋乐》,唐玄宗时所制的大型乐府曲。 帝州:指京城长安。 赏析: 首句“燕山明月照卢沟”,以明月映照卢沟水起兴。卢沟桥位于北京西北约15公里处,是元、明、清三代的著名古桥,因建于燕山脚下而得名。这里用“月照”二字写出了卢沟桥的夜景,既渲染出肃穆庄重的气氛
【注释】 彰义关:指唐代彰义县,在今河南信阳市境内。章奏:指朝廷的公文。公车:指皇帝的车驾。遐方:远方。怜民隐:同情百姓的疾苦。山东:指兖州(今山东省济宁)一带。诏书:皇帝的命令或指示。 【赏析】 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当时,安禄山正拥兵自重,图谋不轨,唐军与叛军激战正酣,而唐王朝内部却因连年用兵,国库空虚,百姓疲弊;再加上宦官专权,朝政混乱,致使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对此忧心忡忡
诗句释义 “南北河山共一家,琼丘仙圃自繁华。”这两句诗描述了中国南北的河山和土地虽然各自独立,但都如同一个家族一样紧密相连。这里的“琼丘仙圃”象征着美好和富贵的地方。 译文对照 “南北山河共一家,琼园仙境自有其繁荣。” 赏析 这首诗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中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他不仅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也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爱和祝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彰义关候驾十首 其二 候跸宵驱彰义关,古桥无复水潺湲。 人家两岸春杨里,旧是桑干第几湾。 注释: 1. 彰义关:古代地名,现为某地的简称。 2. 候跸:等待皇帝的出行。 3. 宵驱:在夜晚赶路。 4. 古桥:古老的桥梁。 5. 无复:不再有。 6. 潺湲:水流的声音,这里指河流声。 7. 人家:村落或城镇。 8. 春杨里:春天里长着杨柳的地方。 9. 桑干:黄河支流。 10. 第几湾
【注释】 彰义关:地名,在今陕西汉中西。候驾:等候皇帝的车驾。十首:十首诗。 紫气生:传说日出时有紫云环绕。 月华:月光。 旌旂:古代帝王车驾前后的旗子。穿:通过。 白玉京:天帝所居之处,即玉京城。 赏析: 这是一首咏赞皇帝驾临彰义关的诗。开头二句写山景,写月色,写旌旂。中间四句写皇帝的归来。 “遥望西山紫气生”,遥望:远远望着。西山:指长安城之西的终南山。紫气:紫色烟云,传说为仙人所乘之龙之气
注释:用玉器制成的武器,金戈铁马,显示国家的威严。每到正月十五、七月十五等吉日,皇帝就会在彰义门外等待上天飞龙降临。 月宫中真得持盈意,常见光华护九重。 译文:在月亮中真得持盈意(意思是月亮圆满明亮),常见光华护九重(意思是月亮常照亮九重天)。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皇帝在彰义门外等神龙降临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南巡歌八首次韵 其六 苍梧云深悲帝心,龙旟春向湘江浔。太史由来知圣孝,虞人何事献官箴。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立道所作《南巡歌八首次韵》中的作品。诗中描绘了皇帝在春天来到湘江边的场景,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和对皇帝的深切关爱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苍梧云深悲帝心”一句描绘了皇帝内心的忧愁和焦虑。苍梧山又名九疑山,位于今湖南宁远县境内,相传为舜帝埋葬之地
【注释】 南巡歌八首次韵其七:这是一首咏史兼咏物诗,描写了皇帝巡视江南时的场景。 南阳旧是帝王家:南阳,古地名,这里指代古代的南阳郡。帝王家:指皇宫。 西入长安望已赊:赊,远的意思。长安,古都名,今陕西西安市。望已赊,即望而不可及。 春风乍到龙飞殿:乍,副词,忽然。 羽扇纷纷引翠华:羽扇,羽毛扇子;翠华,天子仪仗中的一种用孔雀羽毛装饰的旗子。引翠华,引导着象征天子仪仗的旗帜。 【译文】
南巡歌八首次韵 其四 锦字亲裁龙凤斿,羽林对对拱宸旒。楚人浪拟相如赋,天子元非云梦游。 诗句释义 1. “锦字亲裁龙凤斿”:此句描绘了皇帝亲自裁制精美的书信,用象征吉祥的龙和凤图案装饰,表达了皇帝对臣子们的重视和关心。 2. “羽林对对拱宸旒”:描述了宫廷中侍卫人员整齐排列的场景,象征着朝廷的庄严与权威。 3. “楚人浪拟相如赋”:此处可能指的是文人在模仿司马相如同类作品时
南巡歌八首次韵 其八 天临北极郁崔嵬,玉帛年年万国来。 诗句释义:天空中北极星高悬,显得格外的雄伟壮丽。每年玉帛(古代朝贡用的丝织品)都是来自各国。 君王二月南巡狩,春水朝宗江汉回。 诗句释义:二月,是皇帝出巡的季节。江汉之水,如同忠诚的臣子,流向了长江和汉江。 注释:天门金锁开,珠旗葆羽拂仙台。櫜鞬跃马新都护,夹毂前驱万乘来。千骑如云驻楚坡,楚人从此解燕歌。诸君莫作思归调,指日銮舆复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