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明月照卢沟,笳吹喧喧水急流。
行人尽唱千秋曲,一夜欢声达帝州。

【注释】

彰义:指彰义门。候驾:迎接皇帝的仪仗队。卢沟:即广渠河,流经北京城西的一条河流。

喧喧:形容声音嘈杂。

千秋曲:即《千秋乐》,唐玄宗时所制的大型乐府曲。

帝州:指京城长安。

赏析:

首句“燕山明月照卢沟”,以明月映照卢沟水起兴。卢沟桥位于北京西北约15公里处,是元、明、清三代的著名古桥,因建于燕山脚下而得名。这里用“月照”二字写出了卢沟桥的夜景,既渲染出肃穆庄重的气氛,又为下文写“笳吹”作铺垫;“燕山明月照卢沟”,也暗示了作者的籍贯和身份。

次句“笳吹喧喧水急流”,点明了时间和地点,并进一步渲染气氛。“喧喧”二字既表明了笳鼓之声的雄壮,也表现出一种紧张、动荡的气氛,与上两句中的“明月”、“水”相呼应,使全诗的意境显得更加开阔宏大。

第三句“行人尽唱千秋曲”,描绘了一个热闹非凡的场景。这里的“行人”指的是过往的行人和官员,他们或驻足欣赏,或载歌载舞,欢声笑语传到了京城,连皇帝都听到了。这一细节描写充分显示了卢沟桥的盛况以及人们对它的敬畏之情。

尾句“一夜欢声达帝州”,则是对全文的总结。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卢沟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它也是对当时社会安定繁荣的一种肯定和颂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