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岁欢一遇,怅别还自知。
池草萋已绿,远游意多违。
燕私阻晨夕,临觞不能持。
身非随阳鸟,春来独分飞。
矫首望天末,风尘正满衣。

【注释】

忆弟:怀念弟弟。

旷岁欢一遇,怅别还自知:长久地欢聚,难得一次的相遇,离别之后却感到自己很寂寞,知道这种分别的心情。

池草萋已绿,远游意多违:池塘里的草已经长得绿油油的了,而我却要远走他乡,离乡背井。

燕私阻晨夕,临觞不能持:由于私事缠身而耽误了早晨、傍晚的饮酒。

身非随阳鸟,春来独分飞:我不是一个随着太阳一同飞翔的小鸟,春天来临的时候,我只能独自地离去。

矫首望天末,风尘正满衣:抬头望着天空的边际,满身都是风尘。

【赏析】

《忆弟》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春。此诗写于作者在夔州期间。当时,诗人与堂弟杜崌久别重逢,心情极为激动。然而好景不长,不久又不得不分离,于是写下了这首诗。全诗四句,每句五字,共二十个字。内容虽为记叙离别之恨,但感情真挚,意境苍凉,有“沉郁顿挫”的特色。

“旷岁欢一遇,怅别还自知。”这两句写久别重逢后的怅然若失之情。杜甫对弟弟非常思念,兄弟二人虽然阔别多年,但是杜甫心中对弟弟的牵挂始终没有改变。这次久别重逢,更是让杜甫欣喜万分。可是喜悦之余,杜甫也不免惆怅和伤感,因为他知道这一次的重逢不会是永久的。“池草萋已绿,远游意多违。”这两句写离别时的情景。杜甫离开家乡后,一直在外面奔波,现在终于回到了自己的故乡,看到故乡的变化,心中不免有些伤感。“燕私阻晨夕,临觞不能持。”这两句写因为私事而耽误了饮酒的情况。杜甫回到故乡后,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处理,所以不能像以前那样尽情地饮酒。“身非随阳鸟,春来独分飞。”这两句写杜甫自己的处境和感慨。他不像鸟儿那样能够随着太阳一同飞翔,春天来了,只能独自离去。

这首诗的语言平实质朴,但表达的感情却是十分真挚和深沉的。诗人通过回忆与弟弟的离别之恨,表现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和无奈。整首诗虽然只有短短二十个字,但却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