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溪城北西风起,台构荒凉俯秋水。
美人罢妆鸾镜尘,宫树长年落红紫。
我思宋祖行乐时,五云不尽来軿辎。
锦筝银瑟度华月,碧纱翠羽生微飔。
当时美人坐台上,绿水青山互相向。
野禽曾遂烟际来,翻得丛中数声唱。
美人于今去不还,白云夜夜愁空山。
空山唯有石泉水,仿佛清泠鸣佩环。
台前野老头如雪,但云台构民脂血。
请君当歌慷慨辞,毋俾今人继前辙。
【注释】
凌歊台:即凌歊峰,在今湖南零陵县西。
姑溪城北西风起:姑溪城在湘江东岸,故址在今湖南永州东。姑溪城北为山南道的始安郡,是唐时与岭南相接的地方,故称西风。
台构荒凉俯秋水:凌歊台原建于唐代天宝间,后因兵乱而荒废。
美人罢妆鸾镜尘:罢妆,停妆。鸾镜,相传为秦始皇所制,用鸾鸟的羽毛做成。传说秦时有玉女名阿婗,善鼓瑟,作《凤求凰》之曲,使帝解佩赐金。
宫树长年落红紫:宫中树木常经霜雪。
我思宋祖行乐时:宋祖,指南朝宋武帝刘裕。刘裕曾建凌歊台以避暑。行乐,游乐。
五云不尽来軿辎:五云,指祥瑞之云。軿辎,古代帝王的车驾。
锦筝银瑟度华月:锦筝,丝弦乐器。银瑟,铜丝弦乐器。华月,美丽的月光。
碧纱翠羽生微飔:碧纱,浅青色纱衣。翠羽,翠绿的羽毛。微飔,轻微的凉风。
当时美人坐台上:当年凌歊台之上曾有美人歌舞。
绿水青山互相向:指台下的江水与山上的林木。
野禽曾遂烟际来,翻得丛中数声唱:山野中的飞禽曾顺着云雾来到凌歊台附近,又听到树林深处传来几声鸣叫。
空山唯有石泉水:空山只有石头和泉水。空山,形容寂静无人的山野。石泉,指山间的石缝中流出来的泉水。
仿佛清泠鸣佩环:好像清澈的水声和佩环相合。
台前野老头如雪,但云台构民脂血:凌歊台前的荒野上老人的白发如同积雪一般。但说凌歊台是人民流血牺牲才建造起来的。
【赏析】
此诗首句写景:“姑溪城北西风起”,交代了地点、时间、环境及背景。“台构荒凉俯秋水”一句,点出凌歊台的废弃。第二句写人物,“美人罢妆鸾镜尘”一句,描绘了一个女子卸妆后的容貌。接着写她的生活状况,“宫树长年落红紫”一句,写出了她的孤独寂寞。第三句写历史,“我思宋祖行乐时”一句,回忆了宋太祖刘裕当年建凌歊台时的繁华景象。第四句写自然,“五云不尽来軿辎”一句,描写了天空中的云彩。第五句写音乐,“锦筝银瑟度华月”一句,展现了夜晚的美丽景色。第六句写美人,“当时美人坐台上”一句,描绘了一个美女的形象。第七句写动物,“野禽曾遂烟际来”一句,描述了野生动物的活动。第八句抒发感慨:“翻得丛中数声唱”,表达诗人对美人离去的惋惜之情。第九句写环境,“空山唯有石泉水”一句,描绘了山间的宁静。第十句写诗人的感受,“仿佛清泠鸣佩环”一句,表达了诗人的心境。最后一联抒发感慨,“台前野老头如雪”一句,写出了岁月的变迁。“但云台构民脂血”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同情。最后一句“请君当歌慷慨辞,毋俾今人继前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