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不可得,兹亭幸尔留。
偶来当暇日,况复及清秋。
湖水当门落,松云傍枕浮。
几时闲历览,乘月放扁舟。
登徐孺子亭
高士不可得,兹亭幸尔留。偶来逢暇日,况复及清秋。湖水当门落,松云傍枕浮。
几时闲历览,乘月放扁舟。
译文:
无法遇到真正的高人,幸好这里有个亭子让我驻足。偶尔来这里放松身心,更何况是在这个清秋时节。
湖水从门口流淌,松树和云雾仿佛就在身边。什么时候才能悠闲地游历一番,乘着月光荡起一叶扁舟。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个古代的文人在亭中游览、感受自然之美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高士难遇的感慨以及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诗中描绘的景色清新宜人,引人入胜。
首句“高士不可得”直接点题,表明虽然难以遇到真正值得敬仰的高士,但幸运的是有这个小亭子可以暂时停留。这种转折不仅增加了诗句的层次感,也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期待。第二句“兹亭幸尔留”进一步强调了这个小亭的幸运,使得诗人得以在此稍作停留。
接下来的两句“偶来逢暇日,况复及清秋”则转入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这里的“偶来逢暇日”意味着诗人偶然来到这里享受闲暇的时光;而“况复及清秋”则表示在这里还能享受到秋天的美好。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也反映了他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
最后两句“湖水当门落,松云傍枕浮”则是诗人对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湖水从亭子的门边流淌,松树和云雾似乎就在身边漂浮。这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也传达了诗人对这份宁静和美好的珍惜。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个心灵的避风港,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