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头两好树,翠碧积阴阴。
落日风涛起,满庭秋意深。
繁条委砌石,凉叶下衣襟。
况有行歌者,闻之亦散心。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与背诵能力。解答此题时,要求根据平时的积累并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诗意,体会意境。

本诗共四句,内容上由树及人,由物到情,由实到虚,层层深入;结构上首联写景,颔联写意,颈联写人,尾联写情。

译文:

墙头两棵树,翠绿一片阴森森。

夕阳西下风浪起,满院都是秋意浓。

枝条垂落砌石边,叶子飘落在衣襟。

况且还有行人歌,听到也会心烦神。

赏析:

《秋树》是一首咏物抒怀的小令,以“树”为题,托物言志。前两句写树,后三句写人。

“墙头两好树,翠碧积阴阴”,写诗人所见之树。诗人站在墙头远眺,只见墙角处生长着两棵大树,枝繁叶茂,绿荫浓密。这两句话,用一“好”字,把墙头上的树木写得生机勃勃、郁郁葱葱。“翠碧积阴阴”是描写树的颜色和姿态的词语。这两句话写出了诗人所见之树的形态。

第三、四句写树的气势。“落日风涛起,满庭秋意深”,诗人看到太阳已经落到山的那一边,晚风呼啸,树叶簌簌作响,这是风涛声。“满庭秋意深”,诗人感到秋风劲吹中满庭院的秋意更浓,这是视觉感受。“风涛”、“满庭秋意”,是诗人所感受到的声音和气息。这两句从听觉和触觉的角度描写了树的景象。

第五、六句写人的活动。“繁条委砌石,凉叶下衣襟”,树枝繁密,垂下很多,在青苔覆盖的台阶上铺了一层厚厚的枝叶,而树上的叶子也纷纷扬扬地落下,打湿了衣服。这两句话写人的动作和感觉。“行歌者”是诗人看到的过路之人。“闻之亦散心”是说听到这些声音,也使诗人心情舒畅。这两句从嗅觉的角度描写了树的气味,同时写出了诗人的心情变化。

全词通过写树、听树声和观树叶,抒发出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