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道多滞淫,孤舟溯烦暑。
山川异风壤,乡路馀几许。
永念同心人,日夕成离阻。
芳辰阙良宴,感物增忧绪。
鸿雁起东南,依依啸群侣。
而我独缄情,持觞对遥屿。

【赏析】

王昌龄,字少伯,洛阳人。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因事贬为江宁丞。天宝(唐玄宗年号,公元742-756)年间,曾任太常寺太祝、奉礼郎,迁江宁县尉。后贬龙标令。安史之乱起,被俘至长安,赐死于狱中。

王昌龄诗以七绝见长,尤善五律。其“边塞诗”意境开阔雄浑,气势豪放,语言质朴凝重。这首《途中怀所知》是其边塞诗代表作之一。

首联“远道多滞淫,孤舟溯烦暑”,言自己远离家乡,漂泊在外,身处旅途之中。“远道”指远离家乡的路途。“多滞淫”即滞留不前,形容自己在外漂泊的时间很长。“孤舟”是指独自一艘船。“溯烦暑”意为逆着炎热的暑气前行。“烦暑”即炎热的暑气,这里比喻旅途的艰辛。

颔联“山川异风壤,乡路馀几许”,言由于离家万里,所以对于家乡的山川风土有了深刻的感受和认识。“山川异风壤”指的是不同的山川有不同的风土人情。“乡路馀几许”意指离家万里,对故乡的道路还留有少许的印象。

颈联“永念同心人,日夕成离阻”,“同心人”是指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日夕”指傍晚,表示时间在流逝,而自己却不能与朋友共度时光。“成离阻”意味着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在一起。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无奈。

尾联“芳辰阙良宴,感物增忧绪”,“芳辰”指的是美好的时光,这里指美好的时光已经过去。“阙良宴”即错过美好的宴会。“感物增忧绪”意指因为外界事物的刺激而增加了自己的忧愁。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此诗通过描写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远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和对生活的无奈。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