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寡所营,筑室负岖嵚。
下有千尺潭,上有枫树林。
岂不邈遐阻,雅尚在高深。
微风起中谷,山水多清音。
出处难豫谋,下邑聊鸣琴。
匪伊三径资,剧理余所任。
因兹寄幽迹,泊然增道心。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达者少所营 - 达者,指的是那些超脱世俗的人,他们很少有过多的追求和欲望。“少所营”意味着这些达者很少去经营和操劳。
  2. 筑室负岖嵚 - “负”指背负,“岖嵚”形容山的崎岖不平。这句话描述达者的住所是建在崎岖不平的山中,可能象征着隐逸的生活或对自然的追求。
  3. 下有千尺潭,上有枫树林 - 这里描述了达者居住地的自然景色,下方有清澈见底的深潭,上方则有密集的枫树树林。这种对比可能暗示了人与自然、隐逸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4. 岂不邈遐阻,雅尚在高深 - 这两句表达出尽管外界障碍重重(邈遐),但达者依然选择隐居并崇尚高远的境界。
  5. 微风起中谷,山水多清音 - 微风吹拂时,山谷间回荡着清澈的声音,这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自然景象。
  6. 出处难豫谋,下邑聊鸣琴 - “处”指隐居的地方,“出”指外出的地方。达者难以事先计划何时离开或返回隐居之处,所以只能在山下弹琴自娱。
  7. 匪伊三径资,剧理余所任 - “匪”意为非,“伊”指此,“三径”通常指隐者居所周围的路径。达者不需要这些小径来谋生,因为其他事务已足够他处理。
  8. 因兹寄幽迹,泊然增道心 - 根据这些隐逸的踪迹,达者感到内心的平和与喜悦,从而增强了他对道的理解和领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超脱世俗,喜欢隐居生活的达者的生活场景和内心世界。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观和简朴的生活方式,诗人传达了一种与世无争、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诗中的达者虽未明确表达其生活的具体地点,但通过描写山川、树木和自然声音,构建了一个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理想境地。诗中的哲理思想,如追求高雅和远离俗务等,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向往。整体上,此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传递了一种宁静致远、返璞归真之美,是对隐逸文化的一种颂扬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