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入古城,苍茫远山夕。
桑田湮碧流,遗碑表阡术。
圮桥几千载,裒土不盈尺。
寒鸟下荒芜,犹疑堕履迹。
昔此开一编,秦鹿纷争逸。
老人亦天授,寓言谷城北。
迹与四皓俱,名随两生匿。
祇令后世人,空复祠黄石。
下邳子房祠圯桥故处
驱车入古城,苍茫远山夕。
桑田湮碧流,遗碑表阡术。
圮桥几千载,裒土不盈尺。
寒鸟下荒芜,犹疑堕履迹。
昔此开一编,秦鹿纷争逸。
老人亦天授,寓言谷城北。
迹与四皓俱,名随两生匿。
祇令后世人,空复祠黄石。
【解析】
首联交代时间、地点和背景,诗人驱车进入这座古城,看到远处的群山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苍茫而遥远。颔联描写的是眼前的景物:原本清澈的小溪如今已经干涸,只剩下了一座被遗忘的石桥,周围的土地也被岁月侵蚀,变得荒芜不堪。颈联进一步描绘石桥的荒凉景象,它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雨,但仍然屹立不倒。尾联则转向对历史的回顾和反思:当年秦始皇为了寻找长生不老药,派遣徐福等人出海寻找仙岛,结果却在海上迷航,最终导致许多方士丧命。而那些方士们所留下的足迹,也成为了后人追寻历史真相的线索。然而,历史的真相往往难以捉摸,即使是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人物,他们的事迹也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被人遗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老的石桥图景,通过诗人的眼睛,我们得以窥见这座桥梁的沧桑与变迁。首联以“苍茫”二字点出时间的久远与空间的广阔,为整首诗奠定了宏大的背景。接着,颔联中的“桑田湮碧流”形象地展现了石桥历经千年风雨的沧桑变化。颈联进一步描绘了石桥的现状,虽然历经沧桑,但依然屹立不倒,象征着历史的坚韧与不屈。尾联则转向对历史的回顾,通过对秦始皇求仙失败的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真相难以捉摸的感慨。同时,尾联也暗含了对那些曾经辉煌一时却又最终被遗忘的人物的同情与惋惜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又有对现实生活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