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夏夜崇雩坛陪祀 其六》中的前四句。全诗如下: 君王此日祷桑林,万井沉沉羽卫森。玉检泥封多秘祝,祠官偏识爱民心。 注释:君王在这一天祈祷桑林,成千上万的井被深深的夜色包围,羽旗飘扬。玉签和泥封中有许多秘密的祝福,只有祠官们才能认识并理解人民的心。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杜甫的作品,描绘了夏日夜晚的祭祀场景。首句描述了君王在此时祈祷桑林的场景,暗示着夏天的到来。接着
【释义】: 城东击柝夜如何,清跸初传万乘过。 辇道逶迤多暝色,故开宫扇望星河。 城南击柝的夜色如何?清跸初传万乘(皇帝的车驾)经过。 辇道弯曲多是傍晚景色,所以打开宫扇(扇开帷幔)望着天河。 注释: ①击柝:古代夜间巡逻时敲击木梆的声音。 ②清跸(bì):清除车马行路上的尘土。 ③万乘:指帝王的车辆。 ④逶迤(wēi yí):曲折绵延的样子。 ⑤暝色:天色昏暗不明。 赏析: 夏夜崇雩坛陪祀 其一
【注释】崇雩坛:即祈雨台,在今江西吉安市南。双阙:指皇宫中的楼观。龙虎旗:以龙、虎为饰的旗子。金根羽盖:皇帝的车驾。葳蕤(wēi ruí):草木茂盛。君王不遣先除道:皇帝不派遣先修整道路。沾洒:雨水。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皇帝为了祭祀祈求下雨而没有派遣官员先期修整道路,以免影响百姓的出行。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比喻,使诗句更加生动有趣
【注释】崇雩坛:祭祀求雨的地方。日毂雷行,日毂即太阳,车行有雷声,比喻雷声轰隆。紫都:指京城长安。蚩尤太一:指主管雷电的神灵。 【赏析】此诗写在夏夜陪祀崇雩坛的情景。首句以日毂雷行的神话传说,烘托出雷声隆隆、电闪雷鸣的夜晚气氛,暗示祭祀的神圣性和庄严性。次句写主祭官率领百官来到祭坛前,众神都来迎接。三、四句写众神受职,而天帝却降旨诛杀了司雷之神,这反映了诗人对封建专制的强烈不满
【注释】:寿嵇川南母 其六庭前袅袅长春萝,堂上歌钟伴绮罗。闻说东邻有好事,金鞍银烛夜深过。 庭前春藤如绿丝,堂上歌乐与绮罗。 听闻邻家有喜事,金鞍银烛夜半时。 “庭前春藤如绿丝,堂上歌乐与绮罗。”庭院前的青藤如同绿色的长丝,而厅堂上的乐声却如同锦绣的衣裳一样华丽。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富贵华丽的场景:庭院前生长着繁盛的青蔓,如同绿色的丝线;而堂上则传来欢快的音乐和华丽的舞蹈。 “闻说东邻有好事
【注释】 崇雩坛:祭祀求雨的坛。陪祀:陪衬祭祀。星斗:指天上的星星,这里比喻皇帝。夹陛:殿内两阶之间的台阶。自随:指百官跟随在皇帝身后。千仗:仪仗队。六龙:指皇帝。五云端:天空中飘浮着云彩。 【赏析】 此诗首二句写祭坛上的景致,用“净瑶坛”、“夹陛旌旗”等词形容其高远清幽、庄严肃穆之状;次二句写天子临朝时的威仪场面,以“百辟”、“六龙”等词语描写出天子与百官的庄严气派。全诗笔力遒劲有力
寿嵇川南母 北堂清昼蔼春晖,歌绕雕梁燕却飞。 自有神仙携凤吹,不须令子舞莱衣。 【注释】 寿:祝寿,祝福。嵇川:指嵇康的故乡。嵇康,字叔夜,三国时著名的音乐家、文学家、思想家。南母:母亲。 【译文】 母亲生下我后,在北堂里过着宁静美好的生活。她的生活就像春天里的暖阳,充满温馨。她经常唱歌,歌声飘荡在雕梁画栋之间。燕子听到歌声,也飞回了巢中。 母亲就像神仙一样,常常带着凤凰来到我们身边
【注释】 蟠桃:古代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药。 烂熳:花枝盛开的样子。 赤城霞:指桃花。 逡巡:徘徊,逗留。 安期枣:神话中的长生不老之果,相传是汉初神仙安期生的枣子,又名枣中仙。 【赏析】 此为《寿嵇川南母》诗之一。这首诗写寿礼,但写得别具一格,以“寿”字作为全篇纲目。开头两句写祝寿的对象和对象所得到的福分。“二月蟠桃亦放花”,说在二月份里,蟠桃也绽开了花朵。“花枝烂熳赤城霞”,写桃花开放得十分灿烂
注释:甲第新成高入云,形容新建的宅第非常雄伟,直插云端。风流廿载忆徵君,指过去二十年间一直怀念那位有才学的友人。亭亭独鹤闲芳草,独自一只鹤在悠闲地散步,四周是一片芳草。惟有诗书日夕闻,只有那诗和书本的声音,每天傍晚都能听到。 赏析:此为题咏甲第之作,上二句写甲第之高、之壮;后两句写主人之雅、之清。全诗句字不多,却写得意蕴深远,耐人寻味
注释: 翠绿的栏杆,红色的楼阁在清晨被推开,琼芝和瑶蕊映照着金色的酒杯。方平遥向麻姑诉说着事情,碧海扬尘今天有几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首句“翠槛红楼拂曙开”,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晨的景象,翠绿的栏杆,红色的楼阁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生机勃勃。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景物的美丽,还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