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悦
白牡丹 一春无计消繁华,坐香傍色餐流霞。 妖桃秾李俱小器,揩目晚看花大家。 素质盈盈美无度,何年谪下瑶台路。 精神飞入银河篇,体态都归洛神赋。 神乐观主容台卿,空花压眼真无情。 吾侪放浪为无事,东风斗酒消春晴。 曾闻二本归天上,几度重瞳转相向。 内园点缀黄金屋,禁苑安排紫丝帐。 朅来此种留人间,托根洞府非尘寰。 随时穷达花不识,天游何必乘青鸾。 万事到头俱琐琐,大观万物皆无我。 半醉题诗谢主人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题鸲鹆 - “题”在这里可能是指对某种鸟类或其行为进行描述、命名。 - “鸲鹆”指一种常见的小鸟,以其叫声“咕咕”而得名。 - 整句诗可能是在描绘一只名叫“鸲鹆”的小鸟,或是在为这种鸟命名。 2. 性拙全为众鸟嗤 - “性拙”意指本性不巧,不善言辞或者不善于表达自己。 - “全”表示完全、彻底。 - “众鸟嗤”意为众鸟嘲笑,形容其他鸟类对这只小鸟的态度。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西风吹帽雪笼头: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站在高楼之上,被西风吹得头发和帽子都被雪覆盖的情景。 2. 今古无情独倚楼: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他独自一人在楼上,感受到古今人事的变化。 3. 日月悠悠长剑老:这里的“日月”可能指的是时间的流逝,而“长剑”则指诗人自己。岁月如流水般逝去,诗人也感觉到自己的年纪在增长
七夕节,又称七姐诞,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晚,传说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这个节日与爱情有关,象征着爱情的坚贞、纯洁、忠贞不渝。 七夕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源于汉朝的“牵牛织女星”。据说每年的这个时候,天上的牛郎织女会在银河两岸相见。他们相爱却不能在一起,只能每年在这一天相聚一次。这种爱情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这首诗的大意是:七夕节那天
印溪桥边一树花,溪南大路抱村斜。 日日行人自来往,昨宵残片委泥沙。 译文: 印溪桥边的一树花朵在阳光下绽放,溪南的大道像抱着村子一样弯曲。每天有行人来来往往,昨天夜里花瓣被泥水淹没了。 注释: 1. 印溪桥边:印溪桥边,指的是印溪桥附近的景色。 2. 一树花:指的是在印溪桥边有一树盛开的花朵。 3. 溪南大路:指的是印溪南边的大道。 4. 抱村斜:指的是大道像抱着村庄一样弯曲。 5.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岩下花开不见天:描绘了一幅花生长在岩石之下,几乎触及地面的景象。这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不屈,即使在看似无法生长的环境中也能绽放。 2. 孤根绊石水相连:表达了花朵虽小,但生命力旺盛。即使生长在坚硬的岩石上,依然能与其他植物一样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形成一种独特的生态关系。 3. 渔郎系缆柔条上:渔夫用细长的绳索系住船,希望船只能够安全到达目的地
【注释】 1. 道书:道教经典。 2. 北斗:指北天七星中的斗宿,古人以北斗为众星的总名。 3. 沆瀣(hàngxiè):甘美清凉的露水。 4. 玉霄府:道家谓天上有玉帝所居之宫。 5. 紫气弥穹苍:紫气弥漫天际。 6. 蓉城老仙伯:指传说中的蜀国仙人蒲寿庚。 7. 貌古双瞳方:形容人长得古老,双眼方直。 8. 无何乡: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和朱文公读道书之作
衰病卧春雨,疏懒甘闲居。 群芳想摇落,庭草青有馀。 久怀遗世志,似与冠裳疏。 数日理轻装,自卷泛胜书。 中丞未解缚,对景增踌躇。 决策定长往,抽毫赋遂初。 天机愁日浅,俗绊随时祛。 还家席门坐,不用来轩车。 注释: - 衰病卧春雨:形容身体虚弱,疾病缠身,躺在床上。 - 疏懒甘闲居:指生活懒散,愿意过悠闲的生活。 - 群芳想摇落:花草树木在春风中凋零,比喻生命的流逝或世事的变幻。 -
【解析】 本诗是一首游仙诗,写诗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首联点出题中“游”字,以游仙之目,遥眺太华山,林樾蒙日月,描绘出一幅苍翠欲滴、明净如洗的山林图。颔联写景,写山石洞穴,突瓦东岭,写出了太华山的雄伟壮观。颈联写太华神功,山灵永契阔。尾联描写太华四野的景物,残树成点血。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清丽。 【答案】 (1)遥瞻太华山(远眺太华山) (2) 林樾蒙日月(树木郁郁葱葱,枝叶繁茂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感怀》系列诗之一。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 孟秋凉气至,风物凄以清。 注释:“孟秋”指的是农历九月,即秋季。“凉气至”表示天气变凉。“风物凄以清”形容秋天的景象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但同时也很清晰。 - 不眠看寥廓,我屋将徛倾。 注释:“不眠”表示彻夜未眠。“看寥廓”表示观察空旷的景象。“徛倾”在这里可能是指房屋倾斜。 - 盘松盆牖下,岁寒自光荣。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