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春
暮春送孙比部至郡,承郡公携觞过访即席口占为赠 这首诗是诗人在暮春时节送走朋友后,接到郡守的邀请,一同喝酒并作诗留念的即兴之作。 我们来看整首诗的内容和结构: 1. 开头两句“扁舟送客滞江城,趣驾过予岂世情。”描绘的是诗人在江边送别朋友的场景。诗人用“扁舟”形容自己的出行工具,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身处旅途、远离故土的孤独感受。同时,“滞江城”暗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不舍
【注释】百卉:多种草木。雪飘坠:纷纷扬扬地落下。妾意:我的心意。古意:古人的意境。 (1)“有以四轴求书”:有人请我为他写一首读书乐。四轴:指四张卷子,即四轴书简。书乐:即《读书乐》。 译文:有人请我为别人书写一首《读书乐》诗,他惊讶于我写的诗浅俗无味,就让我按照古人的风格来写。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应朋友之请而写的,表达了诗人不随流俗、追求雅正的精神。 【注释】凌:超过。 译文:严冬里百花凋零
【赏析】: 这是一首酬谢诗,诗人在凤城春夜被邀集于金山精舍,作此答谢。首联点明题旨,写凤城春夜之景与使君的盛情。颔联写登堂入坐,宾主尽欢。颈联以龙蟠凤啸喻才气非凡。末联以帆影隔垣,表现离别之情。全诗对仗工整,意象生动,情感真挚。 原注:玉树,谓李峤宅。金城,谓严子陵宅。 凤城春夜辱劳使君邀集于金山精舍别归却寄是诗兼以为谢 玉树金城远市喧,画桥灯火使君轩。 登堂乍解南州榻,入座频催北海樽。
注释:春天的阳光照耀着华丽的门户,每天都处理着残破的机杼。 在机杼中,千万缕丝线交织在一起,最终织成一件云彩般的美丽锦衣。 译文:春天的阳光照耀着华丽的门户,每天都处理着残破的机杼。 在机杼中,千万缕丝线交织在一起,最终织成一件云彩般的美丽锦衣。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阳光照耀着华丽的门户,象征着生活的美好和幸福。诗中的“四轴求书”指的是古代妇女在家中织布的场景
【注释】 晓起见晴云,云山迥不分。:清晨起床看到晴朗的云彩,云彩高远,看不见远方的山。 垂帘且云卧,犹得梦夫君:放下窗帘靠在窗户边躺下休息,还能梦见我的丈夫。 【赏析】 这首诗是闺中女子思念远行的丈夫而做的一首思妇词,抒发了对远方丈夫的怀念之情。 “晓起”点明时间,“见晴云”写所见景象,“云山”代指家乡,“迥”字写出了云雾缭绕、山峰隐没的景象。 “垂帘”二字交代了诗人的动作
注释:不要认为夏日漫长,光阴如何迅速地过去。 春天的蚕容易衰老,马上就能看到茧成熟。 译文:不要认为夏日漫长,光阴如何迅速地过去。 春天的蚕容易衰老,马上就能看到茧成熟。 赏析:这是一首劝诫人们珍惜光阴的诗,诗人以春蚕作比喻,告诉人们时间就像春蚕一样容易衰老,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分每一秒,不要让时光白白流逝。同时,也提醒人们要注意把握机会,不要让机遇从指尖溜走。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刻
注释:秋风骤然而至,银河急流如幕,此时正是捣衣的时候。 译文:秋风骤然降临,银河急流如幕,这是捣衣的时候了。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秋风吹来,银河急速流动的景色,同时表达了人们在这个时刻捣衣的场景。诗人通过这种自然景象,巧妙地将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大自然的美融为一体,展现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
【注释】 曾:曾经。仙客:仙人。辞林:指辞官隐居。南来:向南迁移或流放。泛海心:泛舟大海。徙鳄溪头频倚剑:在鳄鱼出没的溪边频频拔剑。眠牛陇上忆还金:在牛群休息的地方思念归还的黄金。青宵:青色的天空。卿云合:指天空中的星象。长啸:大声呼喊,表示不平。春草深:春天的草地又长又深。画:这里指诗。见骚吟:指看到屈原的《离骚》。 【译文】 曾经陪仙人醉饮辞别树林,今日你南迁来泛舟大海之心。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渭的《元夜邀孙比部李山人园林小集》。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第一句:“盈盈皓魄隐林端,今夕何期此共看。” - 词语解释:盈、皓、林端、何期。这些词分别表示明亮、清澈、树木的尽头和期待。 - 注释:月亮明亮如玉,隐藏在树林的尽头,今晚我们何时才能一起观赏呢? 第二句:“海岳游人探玉烛,江湖迁客忆金銮。” - 词语解释:海岳、游人、玉烛、江湖、迁客、金銮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李商隐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翻译: 1. 野旷天空万籁闻,谁传笔阵扫千军。 - 野阔天高,自然界的声音无所不在,仿佛可以听到大自然的呼吸和声响。 - 是谁将如此宏大的力量,以笔为武器,横扫了无数的敌军?表达了作者对于英勇善战,力挽狂澜的英雄人物的仰慕之情。 2. 轻摇白羽团侵月,细洒阳春调入云。 - 用轻盈的羽毛轻轻晃动,仿佛把月亮都惊动了。 -